近日,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写得很富哲理,简单质朴的思想,通过作者自己的亲身体会,阐述了做人的正确准则,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利他、知足和梦想等哲学道理,读了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人要有梦想。人到中年,似乎提到梦想,别人会笑。也许恰恰相反,这个年令,梦想变得更清晰,在过往得失间更多一份沉淀、思考和冷静,更喜欢这个年令的自己,不再浮躁、失衡和失重。梦想并不是高大上,也许是刻服了重重困难后心里感到小小的征服困难的愉悦;也许是和好友小聚,心灵悟到新的思想;也许是通过观摩大师的设计,买到一件百搭的精致衣品;也许是困惑的情绪在经历一番翻江倒海的折腾后豁然开朗;也许是学会一道色香味美的佳肴;也许是把家居清理一番后,留白的空间让人莫名的舒畅;也许在秋日的阳光下迈着轻松的步伐走着,阳光暖暖的晒着后背;也许是在酒吧的角落里品一杯咖啡,听歌手吹萨克斯《回家》;也许是你看到的笑容后却有一份难言的惆怅和纠结;也许是愁眉不展下的另一种鸟语花香。梦想其实是捉摸不定的,但梦想一定是清欢的,如淡淡的紫色,如淡淡的柠檬桔子香,盈绕在自由空间里,在枝叶繁茂的绿萝上的水滴中,在打开的一本书中,在午后的下午茶中,在一曲纯音乐中。人有了梦想,才有了前行的动力。
人要有目标和方向。每天做好一点点,目标和方向如一杯香醇的咖啡,微醉和美妙,也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现在便是阴云密布,暴雨如注,一会又雨后初晴,外界的势态就是这样千变万化,重要的是你没有心存侥幸,提前下载了天气预报,还带了伞,还就近找到遮风避雨的地方。也许无需逆风前行,因为你在蹒跚中无意间找到了支点。
人要知足。人要学会节制,贪婪是人性的弱点。人只有在工作、生活、家庭中懂得知足,其实够了就好,而不是越多越好,那将成为负担和负重,阻碍了前行的步伐。俗话说:无欲则刚。越是这样,也许得到的越多。欲望越多,反而背道而弛,把你的根本也会失去。所以,人尽可努力做事,懂得知足,不要贪婪,你会得到更多。
人要有利他的思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总想有利于自己的。其实,当你多多为别人着想,把利让给别人,也许你会间接地得到更多的东西。私欲的追求要适度,满足于略感不足的状态,剩余的给予他人或满足他人,具备这种度量和慈爱之心,以利他、以德为动机的新的文明或许诞生。
谈到企业经营,哲学不可或缺,为此经营者必须提升自己的心性。一般,人们并不认为哲学以及人生观有多么重要,但正是哲学决定了经营和事业的成败。想把公司搞好,让员工幸福,先决条件是最高经营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境界,稻盛和夫把迄今为止在京瓷和KDDI的经营实践中切身体悟到的经营的原理原则归纳为十二条,称之为“经营十二条”。
首先,是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光明正大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事业目的。”为什么要办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必须要明确地表明自己创办事业的目的及意义。事业的目的、意义还是要尽可能以高层次、高水准为好,换句话说必须树立光明正大的经营目的。要让全体员工拼命工作,大义名分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设立具体的目标——“所设目标随时与员工共有”。
用具体的数字明确地表述目标,不光是销售额,包括利润都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用数字具体地表示出来,而且这种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明确。所谓空间上明确,即目标不是全公司的一个抽象数字,而是要分解到各个部门的详细资料。每位员工努力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目标,公司整体目标也自然达成。但是稻盛和夫并不主张建立长期目标,任何未来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长期计划会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员工的工作热情。
第三,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稻盛和夫相信境由心造,心中蓝图就必能实现,换句话说,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这一愿望的强烈程度就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
第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坚持不懈的做好具体工作。
”稻盛和夫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迄今为止,大企业的成长发展史,他们都是从小事业开始的,点滴积累,不断创新,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有后来的辉煌。一开始就想抓大商机,想靠偶然碰巧的生意发财都靠不住,长不了。企业发展的要诀一点不难,认真做实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如此而已。
第五,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利润无须强求,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
销售额最大、经费额最小的经营原则,构筑让经营者可以看清经营实况的管理系统,并使该系统有效运用,才能实现高效益企业体制。
第六,定价即经营——“定价是领导的职责,价格应定在客户乐意接受公司又盈利的交汇点上。”
在正确判断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单个产品的利润与销售数量乘积为最大值的某一点,据此来定价,这一点应该是顾客乐意付钱购买的最高价格。真能看清看透这一价格点的,不是销售部长,也不是营业担当,而非经营者莫属,可以说是定价的普遍原则。
第七,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经营需要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
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意志的表达,一旦确定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目标非实现不可,这种坚强意志在经营中必不可少。经营者如果缺乏无论如何要达到目标、履行承诺的坚强意志,经营将难以为继。一味地将经营凑合情况变化,其结果往往不妙。
第八,燃烧的斗魂——“经营需要强烈的斗志心,其程度不亚于任何格斗。”
格斗场上所需要的斗魂,经营者也必不可少。脾气太好,架都没有吵过的人应该把社长的位置让给有斗志心的人。经营者如果缺少斗魂,不能为保护员工而发挥昂扬的斗志,将必败无疑。
第九,临事有勇——“不能有卑怯的举止”。
真正的经营者,还必须具备胆识,所谓胆识是见识+胆力,或者说见识+勇气。因为具有灵魂深处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才会顶天立地无所畏惧。经营者只有具备这种胆识才敢于面对一切障碍,正确判断,坚决实施,摆正经营之舵,在经营中勇往直前。
第十,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琢磨,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不是以现有的能力决定将来能做什么,而现在就决定一个似乎无法达成的高目标,并决定在将来的某个时点达成它,盯住这个目标,通过不间断的顽强努力,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提高到将来的某个时点能达成的既定的高目标,如果只以现有的能力判断今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根本无法开拓新视野,现在做不成的事,今后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做成,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可能开辟一个新时代。
第十一,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买卖是双方的,生意各方都得利,皆大欢喜”。
这里所说的关怀之心又可以称之为利他之心,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必要时即使要自我牺牲也要为对方付出,这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代《诗经》里说“满招损,谦受益”,尊重对方,为对方着想,也就是利他行为,乍看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但从长远看,一定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良好的结果。
第十二条,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
不管处于何种逆境,经营者应该保持开朗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也成为了我的信念,既然从事了经营,就不要害怕各种经营课题接踵而来,而且问题越是困难,越是不能失去梦想和希望。
感想
认真的看完稻盛和夫先生对于其一生经营经验的归纳总结,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经营一个企业如同经营一个大的家庭。需要家庭中的大家长有足够的魄力和领导能力才能使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同时也需要各个家庭成员心甘情愿服从大家长的领导,同时为整个家庭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同努力。在公司的。经营中,经营者必须尽足够的努力和有足够坚强的毅力和魄力,必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预期收益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要对企业的员工充分的关爱,使员工对公司以及领导者有认同感,愿意与公司共患难共发展。
在遇到公司经营瓶颈时,在员工的支持下,努力的开拓创新也能够使企业渡过难关。在和其他企业合作交易的时候,不要过分在意自己这方的利益而毫无顾忌的去损害对方的利益,否者是不会长久的。在一个公司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只有广结善缘才能在困境的时候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而不是坐视不理,落井下石。“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很有道理的。成功其实很简单,一是每天都把想做的事做成,日积月累,你的成功就是辉煌的。二是每天都比别人的努力更多。中国有句话叫厚德载物,德很厚,就可以承载很大的企业。做企业如果把对员工好作为一种手段,好让员工为企业多干活,这不是德。德是追求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
我曾经说过企业的动力有两个,一是客户需求,二是员工努力。所以做企业最终极的追求目标是把企业作为员工创造物心两面的幸福的平台,把企业真正变成为员工提供物心两面幸福的平台。道德有四个层级:一是损人不利己,二是损人利己,三是在利己中利他,四是在利他中利己。第一类人的人生最终是负数,第二类人偶然会得到好处,但是做不大,不能长久。第三类人做企业的目的是利己的,但客观上帮了别人;第四类是所有员工物质和心灵的利益都得到保障时,企业利益就来了。
无论是公司经营还是个人的自我经营,都应该认真去理解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中的深刻含义。总的来说,经营需要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目标,超人的胆识,独特的创新,以及极高的道德。只有在万事具备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才能长久不衰的运营下去。即使国情不同,企业体制不同,内在环境不同,但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内在动力都是一样的。
1.回到原点,”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任何经营行为都不能违背社会一般道德标准,如诚信、正直、不贪婪、不给他人添麻烦。
2.“以心为本”的经营。企业经营围绕着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点展开。其归根到底是在企业形成最强的凝聚力,全员以主人翁意识工作。
3.共生循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界平衡的基础下,使人与自然界保持良性循环,和谐共存。
4.制定光明正大、顾全大局的崇高使命和愿景。旨在明晰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5.将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植入潜意识层面。头脑中不断描绘愿景出现的情景,这样,日复一日,就能把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植入潜意识层面。事业成功的原动力在于面对艰难险阻时候必须坚定信念,抱定必定成功的强烈愿望。极好的机会都隐藏在平凡的情景中,他们只能被有强烈目标意识的人发现。同时,要以将来进行时看待能力,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情也要唤醒潜能。
6.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7.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为了实现理想,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勤奋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最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积起来的,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都要愿意付出努力,而且永不退缩。长远的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心中要拥有这样的信念:如果不放弃,就不能算失败。
8.不断创造新价值。创新是企业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创新是终身的习惯。企业领导者必须保持创造性的心态,还要经常引导部下寻求新的东西,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日积月累,每日有细微的进步,才能取得重大的进步。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工作,都要时刻不断地改善,争取明天的工作比今天的好,后天的工作比明天好。任何伟大的创造,也正是从这种永不满足于现场的精神中产生。
9.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合费用支出最小化。独创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即把公司分成一个个小的“阿米巴经营”的小集体中,实行“单位效益时间核算”。阿米巴设定的主要目标,不是常识的“成本管理”,而是“附加价值”。此外,追求“按照所需数量购买所需物品”,争取零库存,降低库存等费用。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内容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现名KDDI,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为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执掌日航,令濒临破产的日航迅速扭亏为盈。同时还担任京都商工会议所名誉会头,瑞典皇家科学院海外特别会员,卡耐基协会名誉理事,美国科学院海外会员。1984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此外,还分别获得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丹佛大学、圣地亚哥大学,英国克莱菲尔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任青岛市经济顾问,2006年荣膺“中日友好使者”,获首届“光明公益奖”最佳个人奖,东莞市荣誉市民,贵阳市荣誉市民,东莞市、天津市高级顾问,南京大学顾问教授等。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这套书,我跟同名的几个比较了一下,倒是挺有意思。总体感觉,这棒更全面、更系统。一本是中国作者写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且不议。一种是一盘光碟《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六项精进》,内容主讲六项精进。不同产品,亦不比较。还有一套书名为“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套装”,实际上为稻盛先生所著的创造高收益的1+2+3,也是相当不错的。感觉上跟一个先进且庞大、实用的经营哲学系统相较,内容略窄一点,好像份量轻了一丁点。想收藏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个人建议还是这套新书更完整。从稻盛先生序中,也可感受到。总之,经营哲学,多多益善。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稻盛和夫在接受《亚洲资本》的访问总结道:“企业经营是一定需要哲学的。我从不奢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我的哲学,但我一直坚持自己的这套经营思想,并证明了它是成功的。”这几年,稻盛先生像一位辛勤的布道者,数度来到中国,中国盛和塾仿佛雨后春笋般发展,图书及音像资料,也不断热卖。这套书可谓汇聚了数年先生的演讲精华,听众多为中国企业界的精英。此次结集出版,完成了稻盛先生以演讲布道到以文字布道的转变,广大读者也可一览精华。这是我们广大读者的福音。相信也是稻盛先生的内心弘愿。
这些天,空闲的时候总是喜欢收拾一些过去的东西,虽然是公司里布置的作业,可是今天重拾再看还是觉得是挺对我的心思的。现在有了博客,就把这两篇有关稻盛和夫《干法》放在上面。我知道对于一些年轻人,稻盛和夫的观点是很难赞同的,而对于那种未富先贵,不愿奋斗的思想,这本书也是对自己所坚守的一些信念的肯定。
有关人生的意义,我都快一辈子了也没有整明白,尤其是在发生人生转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彷徨,就这样一会清楚一会糊涂的过了几十年,可是始终也没敢放纵自己,在工作中一直在拼,至少在这里还是感到有些欣慰的。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写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追求使你充实。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那一年公司向我征集大学时期的照片并发来了这段短信。我很喜欢就查了作者,辛夷坞,最炙手可热的80后女作家,写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段话后面还有一句,“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我想只要是你努力过了就不会是空白。
今天,我把几年前写的两篇读书心得在简书上重发,也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点怀念。
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已经放了几个月了,这是公司发给大家学习的,我一直也没有看。说实在的,近几年我基本上不看那些叙述有关人生、奋斗、成功方面的书了。我自认为,关于工作和事业的思考,在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磨砺中,已经看得很透了,我已经有了自己对人生和工作的理解,无需别人再告诉我什么了。中国这些年的变革如此剧烈,人们只要有几年的年龄差,就会有极为不同的价值取向,很难说谁的想法更有意义,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看得惯也好,看不惯也罢,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当我打开书之后,就无法再停下来,一直到看完为止。强烈的共鸣,我完全认同的价值观,在稻盛和夫先生的书中,看到了我在蹉跎、挣扎、磨砺、思索了几十年之后所理解的工作真谛,尽管我是如此的平凡,无法与稻盛和夫做出的伟大业绩相比,但是我也同样体会到了与稻盛和夫一样的思想,也许我应该更早的听到先生的教诲。我赞叹稻盛和夫先生的勇气,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他能如此旗帜鲜明的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并将之提升到有关国家存亡的高度,需要对自己的信念非常的坚定执着。
我们经常讨论人生的意义,有时候会感到很虚,稻盛和夫告诉大家: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无论怎样理解工作的意义,无可辩驳的是工作是你一生中无法舍弃的部分,热爱工作、努力工作才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意义。稻盛和夫在书中说的那些话是那么的简单直白,可是要真正理解,要经过反复的阅读、思索,甚至磨砺才是可能。我想认真的读这本书,并在工作中遵循大师的教诲,热爱自己的工作,建立高目标,持续不断地坚持,注入热情追求完美,那么幸福的人生价值自然就会体现在眼前。
按照公司的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重读“干法”并写读书心得,这是非常必要的,好书就要反复读用心读,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且常读常新。“干法”并不讲具体的工作方法,他论述的是工作方法之前的问题,解决的是人生观中有关“劳动观”或“工作观”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中国当代社会投机浮躁的心理环境下,更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这个问题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尽管有时会觉得已经很清楚了,可是每当遇到困难的境地,人生的挫折,就会变得彷徨,就像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独白,让我反复思考。我们曾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强盛而奋斗,为社会进步努力,为生存需要,为家庭责任,为成就自我……?而稻盛和夫告诉我们:工作是一种修行。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就是一种修行。工作磨练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心志,铸就美好的心灵,实现人生的价值,回馈社会。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的是:自己走的并不是自己渴望的人生梦想之路,每天面对的生活和需要一步步走的道路自己并不想要。稻盛和夫告诉我们:先埋头工作,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朝前看。只有拼命积极的进入工作,才会找到工作的乐趣。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人生能够遇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机会可能只有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了,与其盲目的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当你热爱甚至迷恋上自己的工作时,幸福生活的大门就已经向你打开了,你会为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自豪,以此而获得社会和周围的人们肯定,使你产生自信并形成动力,你会更努力的投入工作之中,你的人生就将硕果累累。
工作中常会发现很多人都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于是产生抱怨,失去工作热情。而稻盛和夫先生问我们的是:你真的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如果你只付出普通人一样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当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不能比别人更加努力,没有竭尽全力,想取得骄人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每天坚持认真的、不遗余力的工作,应该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条件。《干法》强调了持续努力的重要性!持续就是力量!抓住每一刻前行的时间。专心致志干一行,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当遇上难以克服的苦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恰恰是重新开始的起点。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稻盛先生指出——为磨砺灵魂,提升心志,以“利他”之心为准则,倾尽所能,日日“精进”,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最引以为荣的活法。我想每一个期待成功的人都应该不断地学习思考稻盛先生告诉我们的,他所发现的天机!
扩展阅读
今天,我读了《小草和大树》这篇文章,他让我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从默默无闻到震惊世界,从一颗“小草”到一棵“大树”,夏洛蒂姐妹经历了生活的压迫、沉重的打击以及痛苦和羞惭,但他们坚持了下来,用钢铁般的意志,在荆棘丛中开拓新路,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夏洛蒂三姐妹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以前,我非常懒学习,觉得学习很无聊,所以厌倦了学习。一般作业都是拖拖拉拉的,直到爸爸妈妈生气了,才慢吞吞地开始写“天书”。
后来听妈妈说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长篇小说《简爱》是写什么的,那时,我才对《简爱》和夏洛蒂勃朗特有些了解,并且,我有了一点触动,那位女作家过的生活是那么的清苦,但还不放弃文学,决定用笔敲开幸运之门。而我的家庭虽然算不上是富裕的,但条件也一定比他那时好,我就应该学得更好,而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在这几天里,我又学了《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更加深了我对她们的了解,知道了夏洛蒂勃郎特、艾米丽和安恩三姐妹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努力,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但并没有让她们气馁,反而决心更大。经过了无数次的挫折,上帝终于把“不是妇女事业”的文学之门打开了。
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学会坚强,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去克服困难。
在生活中,小草和大树是有区别的。小草是娇小柔弱的,而大树是高大健壮的。我一直都认为小草的价值根本就提不上什么九牛一毛。但现在我知道了,“小草”也是拥有强大意志的!
学习了《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我被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所打动了,她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不是妇女的事业”是错误的,是啊!妇女的坚定是打不掉的。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在恶劣的环境下写作,经过了一次沉重打击后,她们并没有放弃,经过姐妹三人的慎重思考,姐妹三人又把创作投入到小说上,向小说的领域前进。随后,夏洛蒂等人以罕见的精神毅力,孜孜不倦的书写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这次的路走对了,终于成功了!
从这篇课文中,我知道了,在逆境中,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力的人,才能成功。而夏洛蒂正是这样的人,她就像那沙漠中傲放的仙人掌花,在不断地奋斗着、努力着,我被夏洛蒂她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所打动,我也要像夏洛蒂学,学会她的坚持不懈;学会她的努力奋斗;学会她的精神……
初读《小草和大树》题目模糊不清,有气无力。内容深入,难忘。
《小草和大树》讲的是夏洛特三姐妹的奋斗史。夏洛特的生活艰辛而又波澜壮阔,就像澳洲的仙人掌花和沙子。他们年轻时家境贫寒,写诗时屡遭打击,屡遭失败。他们没有悲观,而是把悲伤和愤怒变成了力量。屡次失败造就了他们罕见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是他们用毅力、意志、汗水和心血浇灌了草地,他们终于成了大树,走向成功,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现实生活:在一个残酷的社会里,你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筛选来决定自己的水平。你的毅力缺一不可。你的能力再强也没用。你能一直坚持下去吗?社会飞速发展,你可能跟不上时代。好胜心强,你的能力在一个大群体里,你能付出的只是九牛一毛,没有毅力,你能成就什么?
夏洛特三姐妹的努力、勇气、毅力、智慧和进步是她们成功的基础。现实世界中,有些人可能很勤奋,很上进,但是没有勇气。也许有些人很勇敢,很执着,但就是不上进。也许有的人更可悲,更勤奋,更勇敢,更执着,更上进,但他就是没有智慧,不懂得换位思考。
不知道你属于哪一种?为了梦想加油!
《简·爱》,一本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著作;夏洛蒂·勃朗特,一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大树”,有着艰辛而壮丽人生的英国女作家!
夏洛蒂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从小生活贫困,母亲早逝,使她过早地承担一些家务和工作。但是,尽管如此,她却依然没有放弃文学。然而,她并没有得到前辈的指点,还受到了前辈充满偏见的讽刺。她经过权衡,改写了小说,她成功了!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女作家!
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叹息。在逆境中成才的并不单单只有夏洛蒂,还有:张海迪。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
出生于济南。是中国著名的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命运对张海迪十分残酷,5岁时,张海迪患上了脊髓血管瘤从而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她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张海迪虽然生活在逆境之中,但是她和夏洛蒂一样,都没有悲观退缩。她发奋学习,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而且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且还攻读了硕士研究生!由此可见,在逆境中成才并不是不可能的。想想张海迪与夏洛蒂的逆境成才,我不禁惭愧起来。记得有一次,天气晴朗,我和父母一起去爬山。一开始我还是笑容满面,精神抖擞的,可越往上爬,我的笑容便越来越淡,甚至还变成了苦脸—都体力不支了,怎么还会笑得出来呢?累得满头大汗的我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们下山吧!别爬了,累死我了!”“不行!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再说了,你瞧,这儿风景多好啊,在往上爬一会吧!”父母一开始是极力反对下山,可终究还是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下山。遇到这一点点困难我就退缩了,由此可见,夏洛蒂的意志是多么可贵啊!
同学们,看看这一个个逆境中成才的真实事例,要知道:“小草”可以长成“大树”,人,也一定可以在逆境中成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让我们学习两位逆境中成才的典范,遇到困难不退缩,因为逆境一定能造就人才,顺境也许会埋没人才!
这篇课文讲的主人公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艰辛的的成才之路,他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女作家,她曾和他的几个姐妹一起被送到一家生后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夏洛蒂当过家庭教师,也曾与艾米丽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西法语和古典文学。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我认为勃朗特姐妹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强不泻努力的顽强意志,从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中,我们可以不为生活的艰辛、不畏世俗环境的歧视等多个角度来谈读后的感受。同时,要尽量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来谈,将如何努力面对今后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使自己能真正获得教益。
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谁,只要他敢于在逆境中不屈地奋斗,敢于向陈腐的偏见挑战,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点燃智慧的火花,他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辉煌!这个故事折射出勃朗特姐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的坚强意志,是使人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勃朗特姐妹用那钢铁的意志力,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有在于坚持。
这几天在读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不得不承认,写作这东西,确有“天赋”的存在。而天赋这东西,又未必人人都乐于或善于应用——有些人钟情写作,却未必懂得去体悟和探索人生的壮美,写出来的文字不免陷于空洞苍白;有些人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却不屑或不擅长以文字去表达他们的所感所想。而李娟却同时是一位擅用文字又具灵秀触觉的女子。她写的都是她身边熟悉的环境,自己经历的人和事,但她的视觉是如此的敏锐独特,竟然可以在平凡不过的世俗琐碎里探寻出那样鲜活的人生趣味;在那样广漠孤清的寂静里发现大自然如此惊心动魄的美……
就象大地上会长出麦子,长出苞谷和其他灵秀的植物,李娟的文字也象从她身上“长”出来的那么天然、那么纯粹,看不到修饰的痕迹。这种文字是教不出,学不来的。读着这本书,你会感叹,作者是有着一颗多么贴近大地的心灵啊!追随着她的眼光,你会发现深藏在这片大地肌肤里的种种有趣的秘密。读着那样的文字,你甚至会觉得,任何试图评价她文章的文字,都显得有点蹩脚和尴尬。
我没去过阿勒泰,但李娟告诉我,那是一个精彩的地方:碧蓝苍穹下,牛羊成群,时光随小河流淌,自由同飞鸽翱翔。在这里,一个普通人为了还账会苦寻一个季度,一只雪兔为了自由也会卧薪尝胆,以生命掷下豪赌,深夜中裁缝店的一盏孤灯就能驱散一切孤独,冬日里一辆粉红色大车便可承载起几个村庄的旅途。
阿勒泰的生活对我来说实在过于新奇,那里像是一片充满魔法的土地,美丽遥远,初读《阿勒泰的角落》时,我便被阿勒泰深深吸引,此前我也从未对想到达某个地方有如此强烈的渴望。
但其实阿勒泰的美是与李娟的视角分不开的,如果仔细回味全书,其实好多美丽的场景在现实中不一定能被我们接受,在商店时花竟然都能在柜台间绽放,那场景一定很美,但是花多的地方虫子也不会少,就我本人在草原游玩的经验,晚上如果再点一盏灯,除去吓人的飞蛾和甲虫纷纷出现外,蚊子也会咬得你无法入眠。还有那块被香气熏得酥软而掉进锅里的强泥,听起来幽默有趣,但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一定感觉不到任何浪漫,没准还会把锅直接扔掉。我相信,如果我这样评价阿勒泰——那是一个人烟稀少,贫穷落后的地方——一定不会有人反驳我,因为这就是事实,但是阿勒泰的角落亲口告诉我的,不是李娟总能看到那美丽有趣的一面,也总能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
或许我所憧憬的阿勒泰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我所向往的那个角落仅仅是一个善于感受美的灵魂眼里的阿勒泰,这样的灵魂永远不会苦于在生活中苟且,因为生活于他们而言只有诗和远方。
就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没有足够宽广的视野一睹天下美景,也没有足够宽大的臂膀,一览世界的万千姿态,我们终究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生活一世。但只要相信我们所处的角落一定很美丽,是广袤草原中的一袭长裙,或是海边深蓝中的一抹魅影,或是月下的一声吟唱,又或是灯光下舞动的笔墨……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属于自己的一片精彩的角落,也许空间不大,但值得我们享受一生。
读了《阿勒泰的角落》,第一感觉是温暖。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在阿勒泰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在漂泊不定,甚至有些困窘的童年中,也依旧以孩子的角度看到了世界的可爱与发光的一面。
可爱的人
书中有和鸭子互动的妈妈,有明目张胆企图偷金鱼的孩子们,有白天不停睡觉、晚上窸窸窣窣玩小玩具的奶奶,有努力维持友谊,却总是傻乎乎搞砸的我,有情窦初开总是害羞的妹妹……他们的生活并不轻松,相反他们总是在贫穷中挣扎,可即使住的房只是由几块木板搭成,即使衣服又脏又破,他们也始终可爱地欣赏世界,就像作者说的,“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
空灵的世界
那里有长达半年之久的严寒,抵挡一切的风,又将泥土深深掩埋的雪,有毫不吝啬馈赠人类的原始森林。“大地和天空之间被大风反复涤荡,干干净净,空气似乎都刻满了清晰的划痕,风兜着我的裙子,带着我顺风往前走……”那里的孩子们总能得到大自然给予的各种食物,在那里人类不盲目扩张,自然与人和谐,令人感动。
“自然会平息一切突兀的情感”,是的,那里孩子们都脏兮兮的,可他们却永远会用干净澄澈的眼睛望着你,那里的风很烈,可门一关几十层棉被一压,人们再也不会寒冷。贫穷的日子的确难熬,阿勒泰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脚踏黄土,背靠森林,有的是大自然的庇佑,有的是破烂中发光,不可磨灭的幸福。
这时,敲门声响起,有人立刻起身去开门。进来的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拴缰绳。我们房子外面光秃秃的,没有可栓马的地方。那人站屋里,手里扯着长长的缰绳,环视一圈后,把绳子系在门边的一只小板凳上,这才转过脸让我们看清她的模样。
马就在外面拖着缰绳静静站着,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被系在什么东西上,因此永远也不会尝试跑掉。好几次我都想拾起这个小板凳出去给它看看。
这个人向我们一一问好,然后买了一包方块糖,一块钱的碎饼干和两只苹果。他把方块糖和饼干分别放进外套左右两边的口袋,又把苹果细心地揣进怀里,这才俯身凑近蜡烛和我们说话:“巴拉尔茨没有几个人嘛,你们来这里干什么?你们为什么来这里呢?”
他是一个风趣而和气的人,我们聊了好一会儿,才知道原来他是个阿訇呢。真让人好奇,原来阿訇也要吃饼干呀,原来阿訇也得到商店买东西,原来阿訇的时间也有一部分需要打发才过得去。
这个上了年纪的阿訇实在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他给我们讲了许多巴拉尔茨过去的事情。我们都很喜欢他,希望他下次还来。他走时,我们抓了几粒球形泡泡糖让他捎给他的小女儿——他说他小女儿六岁了。
每到年底,我都会被工作和生活压得呼吸困难。这时候读一本淡淡的书再合适不过了。只需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地品一品世上其他人的生活。回头再看自己的日子,便从容了许多,呼吸也顺畅了。《阿勒泰的角落》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李娟生活在新疆,她以自然笔调记录日常点滴趣事,向读者展示了阿勒泰地区淳朴自然的风物人情。
李娟一家到达阿勒泰的第一站是喀吾图,在喀吾图开了一家裁缝店,之后又转行开杂货铺。因为做生意的缘故,李娟一家跟随牧民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辗转迁徙,流动的生活让她走遍阿勒泰的各个角落,见识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式各样的人和事。
经历了多次银行贷款的我在看到《喀吾图奇怪的银行》一文时简直惊掉了下巴。喀吾图的银行一年到头都冷冷清清的,可是到了农业贷款发放那两天却热闹非凡。几百公里以外的老乡也赶来了,当地人对“贷款”这一概念的认知模糊到居然以为那就是国家发给大家随便用的钱。“难道不想还了吗?”当地人回答:“为什么不还?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还嘛。”而李娟家也贷了三千元,之后行长调走,从没人找上门来提这事,李娟家又搬了很多次家,过了很久都没还。最后那个银行的一个工作人员到夏牧场走亲戚,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不小心撞到了李娟家,才终于还上了。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非常口语化。叶尔保拉提一家、河边洗衣服的时光、外婆的早饭、补鞋子的人,这些都是她平日里见到的人,写他们的故事时也就直接把现实对白写进来。在《尔沙和他的冬窝子》中,描写“尔沙讲起汉话来,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起码隔着三个逗号的停顿”,李娟就真的用了三个逗号,尔沙说话时憨厚的样子立刻出现在眼前。
在李娟的文字里,世界很静很静,时间很长很长,而人很小很小。她一个小小的人在用心感悟这片土地,本是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李娟和她的家人却过得温暖、丰盈与喜悦。我不由得想到了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李娟就是那颗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却丝毫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感受生活,自豪地盛开着。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推荐】《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汇总56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可避免的,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全文是以“我”为引述的。翻开书,它的开头就让我感到兴致盎然。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就疑惑不解--为什么一本写盖茨比的书要以这么长的黛西及她的丈夫--汤姆与“我”的故事开启呢?顺着那一行行字体,深入下去,发现不仅仅如此,在我读到一半的时候,我了解到了盖茨比与黛西那长达五年的感情误会。盖茨比夜夜狂欢,开派对,只为了引起对岸那盏绿灯的主人--黛西的注意。后来,盖茨比又恢复了与黛西的情人关系。直到最后,一场车祸结束了那一群人之间的故事。那是黛西在一次聚会之后撞死了汤姆的情妇--默特尔。而默特尔的丈夫以为是盖茨比撞死了他的妻子,一气之下,趁着盖茨比游泳的时候用枪射杀了盖茨比,又自杀了。故事的结局,所有人都离开了那个小镇,开始了新的生活。
尼克--也就是“我”,既是这个漫长故事的当局者,也是旁观者。他知道整个事故的来龙去脉,知道每个人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切事件的具体。只是他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他不知道在盖茨比的葬礼上为什么只有寥寥数人,他不知道深爱盖茨比的黛西为什么不来见盖茨比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在盖茨比死后汤姆一家为什么要离去。他都不知道。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富人之间的虚荣与矫情;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荒诞,一代宠儿的堕落,一个变质的爱情,一个人生的悲剧。
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美好的书,可是它却在平淡的开头之后瞬间脱离了我以为的美丽。它向我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揭露了人性的残忍。对于这一切,我能作何感想呢?只是顺其自然罢了,直视一切,然后面对。
不得不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读盖茨比是因为喜爱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第三章,渡边讲到了自己的阅读经历。他说,十八岁以后,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他来说始终都是绝好的作品。
初读盖茨比的感觉是没觉得有那么出众啊,怎么村上对它的评价会如此这般。我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很庆幸没有把这本书搁置一边,而是在之后的年月里,无聊时,休息时,都会拿起细细研读一番。这本书真如村上所说的: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
书是在讲述一个追逐梦想的故事。盖茨比与黛西曾经是一对恋人,但盖茨比不得不因为战事而远走他乡。黛西就成了他的梦想,一盏支撑他走过泥沼的明灯(书中的绿灯)。我们看到了梦想的伟大力量,它使一个纨绔青年变成东海岸大富豪。多年后,穷小子盖茨比功成名就,在戴西家别墅的对岸买了一栋巨大的豪宅。他仍然保持着少年的羞涩,想见她却不愿意直接拜访。只是每天举办来者不拒的豪华派对,希望有一天能吸引黛西的注意,可是黛西总没有来。临近午夜,盖茨比从热闹的派对里走出来,望着黛西的家——“他朝着幽暗的海水把两只胳膊伸了出去,那样子真古怪,尽管我离他很远,我可以发誓他正在发抖。我也情不自禁地朝海上望去——什么都看不出来,除了一盏绿灯,又小又远,也许是一座码头的尽头。”
我们最终看到了梦想的回应——每读到这里,我的心都会不由的紧缩。这也是电影版中我最爱的一个镜头——“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这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你一辈子也不过能遇见二三次。它面对着——或者似乎面对着——整个永恒的世界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
其实经过岁月的流逝,盖茨比似乎也意识到。现在的这个物质女孩以不是当初那个纯洁美好的黛西,但盖茨比依然在不断与现实抗争,直到死于非命。
读到这里,不禁唏嘘。盖茨比追求的一直是心中的梦,是在他心中不断添砖加瓦、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变成女神的黛西。
梦想有的时候也很苍白,梦碎的时候是如此地摧撼人心。
萧伯纳曾经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也许说出了梦想的驳论。
每次我听到那句充满调侃和自嘲的“认真你就输了”心里总会有些许惆怅。读完全书,我这么告诉和宽慰自己。即使拥有了,你又如何判断那是否真的就是梦想。
幻想的生命力过于旺盛,这种想象超越了本身,超越了一切。盖茨比用创造的活力不断投入这场梦幻中,不断的给它添色增彩。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点缀着它。
幻想着的黛西,脸庞哀怨可人,却又靓丽照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张鲜艳热情的嘴,可是在她的声音里有一种特殊的活力,使一切爱慕过的男人都难以忘怀。饱满的额头,完美的身形,炯炯有神的双目挑衅着他的每一言一语,略带沙哑的嗓音,他听在耳里甜在心里。六月的风,缓缓地吹过我的眼,故事都留在心中,烙在脑里。
再炽热的火焰,再饱满的想象力,都比不上一个人孤独的内心积聚起的情思。有时,我们爱着的只是幻想中那个她,用尽自我浑身解数努力营造出一个完美无瑕堪称神级的对象,而往往这种形象都是短暂的不可深究的,像泡沫一吹就散。
多少人在同情着盖茨比一生都忠诚爱着黛西,可怜的是黛西爱的仅有自我,就连最终的葬礼都不屑一顾的忽略,她享受着的只是盖茨比无尽的爱慕和调情说爱时的无限暧昧。在与盖茨比相会中时时有意挑逗,盖茨比昏昏然听她随意摆布,并且天真地以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愿的结局。然而真正的杯具却在此时悄悄启幕。她早已不是旧日的黛西,她可是将她俩的暖昧关系,当做一种刺激。
黛西在心绪烦乱的状态下开车,偏偏撞死了丈夫的情妇。盖茨比为保护黛茜,承担了开车职责,而黛西却早已打定主意抛弃盖茨比。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了牺牲品,至死都没有发现黛西脸上嘲弄的微笑。她自私无情,对财富的热爱胜过对感情的追求,为保护自我,她能够改弦易辙,决不陷入感情的困扰和义务当中。冷酷无情、追求奢侈与财富是黛茜的悲哀,无疑也就是那些华而不实追求躯壳“美国梦”阶级人民的悲哀
盖茨比的杯具在于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自我编织的美丽梦想,而黛西作为他梦想的化身,却只徒有美丽的躯壳。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却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
盖茨比葬礼,黛西和她丈夫此时却早已在欧洲旅行的路上。不了之情最终有了了结。我不能说年少轻狂时分的黛西没有动过真心,而我只能相信眼前这个被世俗恶化被社会同化的女人离相爱二字所差甚远,不配成为盖茨比心心念念牵挂无数个日夜的爱人。
他撒着弥天大谎,经过不正当的方式致富,努力营造着黄金的宫殿和热闹的聚会。在英国牛津受的教育,谎称家里祖祖辈辈都在那里受教育多年。迂腐,循规蹈矩,过于谨慎,然而他致富的目的却如此浪漫单纯,甚至举办盛大的聚会,也仅仅是为了同样单纯的目的:吸引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可是,即使他嘴里跑着火车,我也能原谅他,正因为混杂在自私自利、污浊不堪的人群中,盖茨比的纯情、浪漫愈显得无比高贵、脱俗。
爱,是无能无辜的幻想。请你,不要深陷其中。
如果—种梦想,有的只是对物质的追求以及对成为“大人物”的渴望,却缺乏对为什么要拥有财富和拥有了财富后究竟应当怎样生存这样一些具有人类终极意义的问题的思考,这样的梦想终究是海市蜃楼,也必定是短视和没有延续力的梦想。任何一个想实现自我美国梦的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都受到三种消费观的深刻影响消费来纵情享乐;用消费来炫耀自我的地位和财富;用消费不择手段到达自我的目的。
但这三种消费观念会选成严重的后果,构成三大矛盾:1.自身的矛盾。实现美国梦需要有精神和智力支持,但享乐主义只重物质,不重精神,使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个体与个体的矛盾。即需要别人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却又得不到;3.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个人的美国梦的实现而要有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但在腐蚀了的社会又得不到。这三大矛盾严重地阻碍了个人的成功,甚至阻碍着整个社会的提高。
一个母狼在很艰难的情况下生了五个孩子,一个母的四个公的。母狼要把它们带回山洞,结果它们都饿了,母亲只好把最小的狼吃了。看到这我就很难受,觉得再饿也不能吃孩子啊!这点我们人就很好,没有那么可怕的战争。
接着母亲特别偏心给老大吃的最多,最小的最少。我觉得我们家就很好,因为我是独生子。
但是老大不小心被老鹰叼走了,母亲只好把好东西给老二和女儿,老三又被冷落了。就这样老二变得很强。母亲带着它去挑战狼王,可狼王更厉害,把老二打死了。
母亲只好培育老三,可老三一直被冷落,啥都干不成了。所以母亲只好用不让它吃吃的来让它奴性爆发,并且,找到了水,母亲就跳进去洗澡,把水都弄脏了。老三忍无可忍,总算奴性爆发,直接把母亲的腿摔断了。之后母亲给它吃得很多,老三长得越来越壮。可我和母亲都没想到,它当时把狼王扑倒,但狼王发出有狼王气质的一叫,老三服了,还是因为它心中留的奴性。
狼王梦确实是一个梦啊!
我一直以为,狼是凶猛的动物,但是自从我读到这本书后,我发现我错了,因为我读了沈石溪写的《狼王梦》这本书,这让我对狼有了新的看法。
《狼王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母狼紫生了三匹公狼:黑仔、蓝魂儿、双毛,紫岚为了让自己的狼崽夺得王位,千方百计的计划这“阳谋”,其中有很多地方写到了母子之爱,可是在这些狼的世界里却表现为十分残忍。文中有一段:它把全部母性的温柔都凝集在舌尖上,来回舔着蓝魂儿潮湿的颈窝,钟情而又慈祥,蓝魂儿被浓烈的母爱陶醉了,狼嘴发出呜呜惬意的叫声;突然间,紫岚一口咬断了蓝魂儿的喉管,动作干净利索,迅如闪电快如风,只听得咔嗒一生脆响,蓝魂儿的颈窝里迸溅出一汪滚烫的狼血,脑袋便咕咚一生栽倒在地里,气绝身亡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两眼泪水,既可怜小狼蓝魂儿,又为母狼紫岚忍痛割爱感到悲哀,紫岚宁愿让蓝魂儿死在自己手下,也不愿让自己的宝贝饱受猎狗、猎人的欺凌后死去。
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这只是其中感人的一段,因为有这么多的感人的情节,所以我才会被这强烈的母爱感动。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了失去孩子的亲人,有一次,我在网上浏览,突然,我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大地震的情形,在照片中,搜救队员发现了一位穿着红衣的母亲,他躬着身子跪在石板中间,头上、背上都堆满了砖头她的双手却紧紧地将一个婴儿抱在怀里。这位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她的身体僵硬了,但还是抱着这个孩子。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无私的母爱呀!
《狼王梦》这本书,讲述了伟大的母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母爱——无边。作文
暑假里我读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狼王梦》,这本书中狼的浓浓母爱震撼了我,使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狼王梦》这本书主要写了紫岚生了五只小狼崽,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完成黑桑的遗愿,成为狼群中的狼王。可是五只小狼崽生下来了,其中有一只小狼崽就死了,她生下了三只小公狼,一只小母狼。后来她的三只小公狼,一只被老雕抓走了,一只是被猎人的陷阱害死了,一只由于挑战狼王失败被其它的狼活活吃掉了。母狼紫岚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她的狼孙的身上,只能为了她的狼孙的安全,与当年抓走她的孩子的金雕同归于尽。
读了《狼王梦》这本书,我不禁为紫岚的不幸而感到伤心,它几乎把这一生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培育“狼王”身上,可是它的想法太着急了,也是出于母亲对儿女们的爱吧!哪个母亲不想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有出息一些呢?我真的特别希望:媚媚生下的五只狼崽中有一只可以成为未来的狼王,完成紫岚的狼王梦。(康红霖)
狼,在你眼里是什么?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手?还是凶猛异常的怪物?或是恐怖的恶魔……翻开词典,关于狼的词语有这些:狼狈为奸、豺狼虎豹、狼心狗肺……在故事书里,有《狼与小羊》、《小红帽》等写的狼都是最坏的,恨不得斩尽杀绝。再看这“狼”与“狠”两字,只有一点之差,是不是只要狠一点,就是狼了?在人们眼中,狼比过街老鼠更可恨,可怕。
在以前,我也是对狼非常憎恨的,因为它吃牛羊,还吃人。但读了沈石溪的《狼王梦》这本书后,让我对狼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讲述的是一只母狼一心想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狼王而付出努力的故事。
紫岚是一只身怀六甲的母狼,她原本应该在狼王的关怀下哺育五只小狼成长的。而她的丈夫,那头本该成为狼王的.黑桑,却在与野猪搏斗中死亡。在无狼王陪伴的夜晚,紫岚被迫去鹿场捕鹿,遭到大白狗袭击,在半路提前分娩。当她将五只狼崽带回石洞时,最后一只已经被冻死了。她忍着伤心,将死了的狼崽吃掉,用奶水来喂养剩下的四只狼崽(三儿一女)。为了实现丈夫的遗愿,让后代当上狼王,紫岚开始给孩子进行超前教育。第一个培养对象是黑仔。结果这只被培养得过于大胆的狼崽,趁妈妈外出捕食时独自提前踏出洞穴,被金雕抓走了。二仔蓝魂儿在捕猎中,误入猎人陷阱而死亡。紫岚在最后一个儿子,充满奴性的三仔双毛的狼格上不断加码,使他的狼性彻底爆发,在狼王争霸赛中,三毛差点就赢了。却在最后关键时刻,被狼王洛戛的王者之气所震撼,死在爪牙之下。紫岚只好寄希望于后代。她还剩一个女儿,叫媚媚。在媚媚分娩时,紫岚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孙,她装作死了,将金雕诱向自己。在空中,她与金雕斗智斗勇,一起摔死在乱石滩上,用自己的生命唱响了一曲母爱悲歌。
读完后,我思绪万千。一头狼的梦想是什么?它是怎么向着梦想努力的?也许没人知道。紫岚的三个幼崽都在逐梦路上奋斗了,也牺牲了。而作为母亲的她,却依然不屈不挠,这是一种可贵的坚持,还是一种可怕的固执?无人能回答。但我能读懂那份无私的深沉悲凉的母爱。
《狼王梦》让我觉得狼也是有人性的。它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梦想,也有荣誉与羞耻。站在它们的角度来看,很多误会都会迎刃而解。“狠一点就是狼”我不认同。我倒认为,狼字可以这样拆:狼与娘是密不可分的,母狼也是很伟大的。“反犬旁加良”,是不是指狼也是有良心的野兽呢。
你觉得,狼,是什么呢?
生活中,我都没有看见过一匹狼,但是一匹真正的野狼不止凶残暴怒,还经历过生死。《狼王梦》这篇文章描写了一匹母狼可怜可泣的生活。
文章中,有一只善良的母狼叫紫岚。这只母狼爱上了一只英俊、帅气的公狼。不过多久,这匹公狼就死去了。紫岚却生下了五只小狼崽。然而,紫岚想让自己的孩子坐上王位。但是,有一匹小公狼在刚出生不久便冻死了,剩下三匹小公狼和一匹小母狼,紫岚要把这三只小公狼培养成“狼王”。但是,他们的命运那么凄惨,头狼黑仔因为小时候对世界好奇死于鹰嘴。二狼蓝魂儿不慎落入了猎人的手中。最小的狼在狼王搏斗时,最终惨死在众狼口中。紫岚这样破了它的狼王梦,紫岚后来为了保护小母狼,与其同归于尽,这样了结了自己和公狼的心愿。
我看完了《狼王梦》,我深刻地感受到,母狼紫岚好惨好惨,为了保全狼崽生命都勇于牺牲自己。母爱是无私的。紫岚的狼王梦,令人赞叹不已。在这个梦中,我感受到紫岚为儿女的爱,留下悲伤的泪……
生命中在于顽强竞争生存是永远不会改变。有梦想的人,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在于坚持和拼搏。
一直认为儒、道两家持截然不同的主张,然而通过进一步学习北大大课堂、楼宇烈讲授的《国学课十三堂》,发现两家的观点中依然有着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人的修养的倡导上起着殊途同归的效果。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表面看来好像是相互对立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但实则不然。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包括崇尚天道的自然无为和提倡人道的自然无为,即人与自热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的和谐和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统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这种思想很久以来被一部分人认为是消极思想,其实是因为理解上的片面才导致了这样的批判。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人类社会几乎发展到了一个“随人意志”的地步,然而很多有识之士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人意志”地去改造自然界,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相反,像
历史上有名的“大禹治水”“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却一直被看作“推自然之势”取得成功的典范,由此可见,因顺自然之势的无为绝不是消极的,比之那种盲目、违背物性事理的、不顾后果的、为人类私意为求的“有为”更具有更多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而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确立和提升放在第一位,因而特别强调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养成。到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时,他强调:考察以往圣贤之所以教人,无非是让人们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行自我修身,然后推己及人。并不只是教人们广文博记,写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钓誉,追求利禄。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在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强调从“修身”做起,后边一系列的志向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稳固的社会环境,而绝非相互攀比、尔虞我诈,在“欲”的驱使下将自己变成物质文明的奴隶。这跟道家倡导保持人的清净自然本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殊途同归。
我国文学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名著,可谓是国之瑰宝。而我们学校为了引导我们从国学经典中领悟国学精髓,就安排了我们去读《大学》这本书。
人类文明发展到了现代,当物质极度丰富的时候,人们更容易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心被物转",越来越关注物质的重要性。技术文明愈发达,精神文明愈堕落,有如一把秤的两头,要做到比重平衡,非常不易。对于儒家孔孟学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先贤明见,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的确有重新认识、深思的必要。
古语说,"知人先知己",就是说人应该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前则前,该后则后,前后不能颠倒。安份守己,按层次、级别尽职尽责,不越轨,不越级,不犯上作乱,把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经典句子 2025-01-12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