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子田地 · 电影观后感 ·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1

电影很好看,还没有看过居里夫人的传记,不知道真实的她是怎样的,但演员给我们呈现出的居里夫人,我是喜爱的,那种对科学的执着,那种坚定,真的让人记忆深刻。年轻的居里夫人是令人羡慕的,她拥有美丽的外表,聪明的头脑,对数学和物理的喜爱让她的精神世界多彩而美丽,更让人羡慕的是,她还拥有一个如此优秀的丈夫。他们有着共同的理解,共同的爱好,我从来不觉得镭的发现是苦的,因为她的丈夫一直陪着她,他们一起一步一步的向前探索。皮埃尔说的对,他们不管经历如何的失败,他们都是幸福的,因为只要他们在一起,这便是最大的幸福。居里夫人拥有了一个女人所想拥有的一切,她富足的令人嫉妒。

但同时她又是极度不幸的,正因为她拥有过如此的幸福,有过如此完美的丈夫,当失去时,才是人间地狱。科学的路上留下了太多她与皮埃尔的回忆,这是美好的,也是残忍的。可是居里夫人的伟大也在此,她没有放弃科学,独自在这条路上探索着,这是我最惊叹的地方。

很奇怪,这部居里夫人的传记电影,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皮埃尔,记得在发现镭后,他们在一个乡下度假,可能冥冥之中有些注定,那时皮埃尔就感觉时间不多,觉得现在的休息就是在浪费时间,居里夫人被他吓到了,她不敢想象在没有皮埃尔的科学之路上,她会怎么样,皮埃尔告诉她,不管最后那条路上剩下谁,他都要坚定的走下去,我想,最后居里夫人会如此坚定的继续科研,这句话,影响重大。我不仅感叹,我们真的要珍惜我们的每一天每一秒,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哪一天是生命的结束,我想皮埃尔有很多很多想做而没来的及去的事,这是他的遗憾,是世界的遗憾,更是居里夫人的遗憾。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真的能陪谁一辈子,而且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一辈子有多长,所以认真努力的生活吧,只能这样,也该如此。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2

居里夫人,她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中学时代的物理化学课堂上,她的名字如雷贯耳。

但美国经典电影《居里夫人》却是最近才观看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也是最近才读的。是什么力量让这位波兰女性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美国经典电影《居里夫人》以及她的传记资料给出了答案。

一、对科学独立探索的精神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原本打算把包好的铀和感光底片要晒太阳,只好送回抽屉。到了他冲洗底片时,本来以为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想不到却看到非常清晰的影像,使他大为惊讶。铀不需要外来的能源如阳光也能发射辐射,因此他发现了放射性,从材料中自发的发出辐射。

具有独立探索精神的居里夫人对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铀盐矿石神奇的射线所吸引着居里夫人,使她决心一定要揭开这个秘密。

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先生的注意,居里夫妇携起手来,并驾齐驱,向科学的未知领域发起强有力的进攻。

他们以沥青铀矿石来提炼放射成分。而要从沥青铀矿中提炼纯镭并测定其原子量,不但需要大量的沥青铀矿,还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和足够的资金、设备。

她们以坚韧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忘我地工作,在冬天象冰窖夏天象火炉的简陋工棚里,用最普通的铁锅一锅又一锅地从含量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矿渣中提炼镭。经过整整四年的时间,经过了5677次的试验,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了0.12克的镭盐,镭终于横空出世了!

为此,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二、不唯名不唯利完全无私的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镭的惊人特性和它在医学上的广泛用途,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许多人劝居里夫妇申请专利,一旦申请,居里夫妇立即成为百万富翁。居里夫人却毫不动心。她说:“我发现了镭,但不是创造了它,它不属于我个人,它是全人类的财产。”“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于是,她向全世界公布了镭的提取分离技术。

正如爱因斯坦说的:“在所有的著名的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

从那以后,由于镭的辐射具有强大的贯穿本领,被广泛地运用于医学科学上,成为当时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镭盐在暗处发光,用于涂制夜光表盘。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镭及其衰变物发射γ射线,能破坏人体内的恶性组织,因此镭针可治癌症,而在人体外,镭又可用来诊断疾病。

三、睿智的选择成就了他们极其完美的结合

自从玛丽到居里的试验室里工作后,她对科学思考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居里的心,居里向她求爱时说:“我们的结合是科学的完美的结合,结成夫妻的我们可以经常一起思考探索,一起面对科学难题”。事实也的确如此,成为居里夫人的玛丽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的精神感动着居里,而居里不惜放弃自己的试验支持着玛丽。在漫长的4年艰苦奋斗里,在经历了5676次的失败后,在第5677次终于提炼出了镭盐,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居里的帮助和支持,没有玛丽的探索和思考,他们中任何一位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么伟大的科学壮举的。

尽管居里夫人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科学家,可她也象一般的家庭主妇一样系上围裙进厨房,一样的生儿育女。当居里不幸去世后,两个女儿在居里夫人的教育和影响下都著有成效,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3

“愿你们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一定听说过这句话吧,没错,这就是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

记得在这部电影里,有一句话一直挂在居里夫人嘴边——带着无限的梦幻和渴望。我认为,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剧情大略是这样的:从波兰女学生玛丽到巴黎求学开始,她因为跟退休科学家皮埃尔共享一个实验室而日久生情,后来结为夫妇。同时他们继续从事科学实验,多年后发现了“镭”,因而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但居里先生却在领奖前因车祸丧生。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居里夫人的聪慧,居里夫人的坚持,和居里夫人独自承受孤寂和人间的屈辱,让我深有感触。居里夫人用四年的光阴只为了发现十分之一的镭,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抓紧时间圆满得毕业小学呢?居里夫人想到的总是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切,几乎很少想到自己的委屈、痛苦、牺牲。即使到了生命垂危,倍受由于放射性侵害肉体引起的病痛折磨时,她也从没有任何抱怨和遗憾。

从居里夫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当然也从皮埃尔身上学到了知识。我认为,将来我希望能向他们看齐。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4

在这里,任何说教的东西都无济于事,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作为一部著名科学家的传记片,《居里夫人》将真实的历史事件表现得真切动人,每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当回顾影片内容时发现它其实又是那样朴素,就像科学家本人的思想,就像他们的言行,没有夸张和渲染,在极其朴素的叙述中显现着丰富的蕴涵。影片风格与它所表现的主人公的风格又是那样一致,在朴素和严谨中燃烧着激情,散发和传递着强烈的生命感染力。在艰苦的实验工作中,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居里博士同最普通的体力工人一样劳动的情景(据记载,在艰苦的劳动中,居里夫人的体重下降了10公斤!),那摆放在实验大棚里的几百个结晶碗的画面,他们进行数年达5777次实验的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居里夫人那“数学+物理+波兰(祖国)”的生活公式,都向观众展现着一位伟人、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女性、一位将热爱祖国之情融入热爱科学博大境界的女性、一个真正的人的典范。

影片《居里夫人》主要讲述的是她青年和中年时代求学期间,特别是科学实验阶段的经历。编导以朴实平易的叙事方式,平缓有序的节奏,不突兀不刺激的情节,让观众在主人公平凡又不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人物的精神,让观众在自然叙述过程中累积情绪,同时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影片中有两次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一次是在玛丽经过多次实验和苦苦的思索,与丈夫一起认定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一种活性元素时,他们的对话和他们那种科学家特有的抑制着的又不可能完全抑制得了的激动表情,把观众也推进和带入一个充满神圣感的探索科学空间的殿堂和氛围;一次是当他们终于提取出镭的时刻,这是一个经过千万次实验的结果,然而在他们准备享受收获的喜悦时又有了一次迂回——“没有”镭的结晶!而镭的结晶就摆在那里。当他们终于通过智慧的头脑理智地迂回而到达那个灿烂的终点时,观众的心潮和他们一样沸腾了,观众完全参与进来,共同感受这历史的辉煌。居里夫妇的爱情生活表现也融于他们平时生活、工作的情节和语言、眼神及动作中,使观众在看似不经意中深深体味到居里夫妇的爱情称得上是世上最真挚、最炽烈、最高尚的爱情。

《居里夫人》是一部关于两位相当纯粹的科学家生平的影片。影片也具有比较纯粹的科学研究影片的品格,其他社会生活环境基本上不在片中表现,更没有人为设置什么破坏科学实验的阴险小人。影片的重心是表现人物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倦的科学进取精神,科研过程是塑造居里夫人形象的主体,这就离不开对科学试验的必要表现,同时又要避免科研过程表现的乏味和内容的艰涩。编导恰当地把一些纯科学的内容作通俗化处理,如对钡、镭放射能量的测定,对镭的结晶提取过程等等,既能使一般观众看懂影片,还能从中生动地体现居里夫人和居里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

在有限的篇幅里,影片做到人物形象塑造既具有简洁性,又相当准确和细腻,富有典型性和经典性。例如,通过细节的重复,对人物性格的个性侧面给予更加生动的表现。居里教授是典型的理化科学家形象:他对工作十分专注,对影响他集中精力的小事十分敏感,他要求安静,不允许在实验室吹口哨,助手戴维一个个小动作引起的声响,使他一次次皱起眉头。可在后来他将自己题了字的著作送给玛丽和看到玛丽翻阅后,他高兴了,情不自禁也吹起口哨。片中居里两次在马路上与马车相撞,都是在他沉思时发生。第一次化险为夷,是一个情节铺垫,也是一种性格与生活遭遇和冲突的预告;第二次悲剧发生了,提醒人们一些科学家的不幸恰恰有着某种性格的必然,需要对他们有更多更细致的关爱。作为科学家,居里和玛丽对待各种事物常常习惯于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感情与理智两者常常交织一起,互相起作用。居里则更为突出,甚至他的感情活动也是以相当理智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对建立与玛丽的夫妻关系也是经过充分思考,然后向对方论证。但他终究不是一个机器人,他是有感情的,只是不善于情感地表达感情,他在表达难以表达的情感时总会先发出“啊啊”的声音。他曾经否定女人在科学方面的才能,说女人很少有天才,与玛丽在一起使他改变了看法,直到不顾一切在董事会上大声宣布:她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他从对女人的否定到对玛丽价值的肯定,既突出了玛丽的不凡,也是他们事业上和两人情感关系的愈益密切和深化。

的确,在居里夫妇身上,爱和事业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居里和玛丽的相遇与相结合都是一种奇迹,两个科学家有共同的思维方式,甚至在爱情方式上都是理性大于情感。玛丽和居里都是有科学天赋的人,但玛丽似乎更善于假设,更愿意想到“如果”,而这种时候,居里都能鼓励她:“说下去!”他们也有不同的方面,居里比玛丽更冷静,在这方面,玛丽接受过居里的多次帮助和鼓励。但她的个性更固执、更执拗,曾经有多少次在遇到困难时是因为她的执拗和坚持而使实验继续下去。这种个性成为她事业成功的重要人格因素。两人的合力作用是不可分的。然而,一场车祸使两个不可分离的科学家分开了,当那个不幸的时刻不期而至时,玛丽悲痛欲绝,她不能离开他!观众和她一起经历了长久的沉默中的悲痛,看到她终于战胜悲痛站立起来的那一刻,观众一定可以从她耳畔听到居里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玛丽,如果我们两个少了一个,另一个必须坚持,必须一如既往。”——表明两人在精神上终究没有也不可能分离。

观赏《居里夫人》,除了应当了解影片所表现的生活中的居里夫人的原型,将她与银幕上的玛丽·斯卡洛多夫斯卡联系起来,实际上我们还在欣赏银幕上扮演居里夫人的演员格里尔·嘉逊。虽然在银幕上她们两者是不可分的,但嘉逊毕竟是嘉逊。长期以来,在观众心目中,每个好莱坞大明星都与一两个他们所塑造的银幕典型人物相联系。居里夫人就是格里尔·嘉逊的一个代表形象。嘉逊演技高超,善于做传神的女性心理刻画,她有着美丽的容貌和高挑的身材,经过她的努力,并与自身条件结合,塑造出一个典雅、清丽、执著、坚定的女科学家形象,并在影片中生动表现出人物风雨几十年的外形变化和内心升华过程。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5

“即使现在经过了25年的深入研究,我们仍然感到前面的路还很遥远。我们取得了许多发现,皮埃尔居里曾向我表达过的思想和他留下的笔记记录给了我们很大的指导。一个人的能量是渺小的,而每个人若都获取一线知识之光,即使非常微弱,也能够照亮人类追求真理的梦幻。正是这些黑暗中的小小蜡烛,使我们一点一点地看到前面那改变宇宙的宏伟蓝图的淡淡轮廓。也只是因为如此,我赞同这样的信念:科学是伟大而美丽的,它那伟大的精神力量将最终洗涤世界上一切邪恶、一切无知、一切贫穷、疾病、战争和痛苦。”

这段发言是1923年12月居里夫人应邀出席巴黎大学理学院举办镭发现25周年纪念仪式时的发言。发言中居里夫人着重缅怀了她的丈夫、镭研究同伴、精神导师,皮埃尔居里,也阐述了她在科学道路上勤恳、执着的科研精神以及为人类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

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被世人敬仰,不仅因为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还因为她以其出众的智慧与才华、在追求真理道路上几近顽固的执着、在科学研究中忘我的勤勉颠覆了当时“在抽象研究领域里,女人就是干扰物,是危险品”的性别偏见;更因为她的爱国情怀。

影片《居里夫人》讲述了居里夫人巴黎求学,与皮埃尔居里博士相爱结婚、并肩在艰苦条件下研究发现钋与镭的过程、以及在居里博士于领奖前不幸去世后居里夫人坚强地继续两个人的科研梦想的事迹。

1.巴黎女学生

从1891年9月,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赴巴黎索尔本大学(即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求学开始讲起。青春美貌的玛丽无心交友、无心感受巴黎繁华、甚至常常沉进知识的海洋而忘记吃饭,她将所有时间投入学习,同时修了数学与物理硕士学位,并打算毕业以后回波兰去当老师。用她导师佩诺特教授的话来说,此时玛丽的生活只有三样东西“物理、数学、波兰”。

2.科学天空下的缘分

因玛丽成绩优异又生活窘迫,她被导师佩诺特教授推荐她到皮埃尔居里博士的实验室工作。也就是这样,同样视科学高于一切,且视感情为浪费时间的两个人相遇了。大男子主义的皮埃尔居里在遇到玛丽之前更是放出妄言,“我们总是要不断地抵抗女人,因为我们要集中精力搞研究,这是远离城市的事业,所以我们总是要和女人作斗争。”然而与玛丽的共事让皮埃尔重新审视这个聪明、严谨、与众不同的玛丽。

3.铀沥青矿里未知的光

在居里博士实验室工作期间,他们见证了贝克勒尔博士关于铀沥青矿石的实验。教授在完全黑暗中把完全没有接受光照的铀沥青矿石,放在一张感光底片上,将钥匙放在矿石和底片之间拍照,结果冲洗底片结果发现出现了感光。贝克勒尔博士的实验结果推断出,铀沥青矿石有某种特性能够自己发光,而且光线很强,能够穿过黑色的纸,并对底片产生作用。对于这一结果贝克勒尔博士也无法解释。这未知的光深深萦绕于玛丽脑海之中,“能够发光的物质是什么?它的放射特性是什么”玛丽反复发问

4.NaCl般的爱情结合

六个月的共事后,玛丽准备回学校完成考试后回波兰。不懂蜜语、不知情话的皮埃尔面对临行前的玛丽焦躁不安,甚至有些恼怒,他希望玛丽留在巴黎,在他身边,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情,只是假借科学研究这个理由挽留玛丽:“我无法理解一个具有科学头脑的人怎么会产生放弃科学的念头。”玛丽回答说:“可是还有与这同样重要的事情。”玛丽指的是她华沙的父亲和她热爱的祖国波兰。最终皮埃尔鼓起勇气邀请玛丽到郊区父母家度假,并在那里向玛丽做了求婚充满理性与科学比喻。

皮埃尔:“你我是最完美结合。拿一个化学式比喻就是氯化钠。所以如果我们按这种意义结婚的话,那么我们的结合将是最牢固的,温度保持不变,成分不会变化,没有干扰,没有波折,没有一般爱情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感情纠葛。”

在外人看来木讷呆板的誓言竟得到了玛丽的认可,两个科学家的爱情观依旧是以科学为基础与方向,但也许他们都没有发现,爱情早已在科学同盟、精神伙伴的外衣下生根。

5.向光的方向前行

两个智慧的人在理性地思考后结婚了,蜜月旅游甜蜜美好,可一堆科研工作催促着两个人返程。返程途中居里夫人请求丈夫对自己博士课题研究内容的意见。居里夫人一直记挂着贝克勒尔教授给他们看的铀矿和曝光照片的事。她相信铀矿里有某种东西能发出光线来,但贝克勒尔教授无法解释那种光线是什么,释放机理是什么,她想要去探寻。皮埃尔鼓励她沿着这一方向研究下去。

6.未知元素的猜想

回到实验室的居里夫人开始了揭秘铀沥青中放射性物质的实验。但是二百多次观测,结果总是有偏差,她为此沮丧,皮埃尔耐心地帮她分析可能出错的地方。他们曾约定不把工作带到生活中,但他们的餐桌上、厨房里处处是工作的延伸:“是不是静电仪出了问题”、“绝缘材料是否是干的”、“接口是不是松动”……在仔细检查实验测算方法、器材没有问题后,他们把关注点放回到理论上。当时人们已知铀矿中的放射元素是铀和钍。但居里夫妇实验中铀矿射线能量却远大于等量铀矿中提纯出的铀和钍射线能量和。由此居里夫人猜想到:“假如相差的那4点能量就在这铀矿剩下的千分之一“其他”物质中?也许存在一种新元素,一种活泼性元素。”

7.破棚屋里的新元素

居里夫妇向大学申请资金建立实验室和设备,学校以九个月的课题研究仍未取得证据证明新元素存在为由建议他们停止课题研究。面对居里夫妇的坚持,校方勉强将一个紧挨着理化学校、过去医学院的学生用来做解剖的一间棚屋拨给他们搞研究。于是居里夫妇就在这样屋顶漏水、没有地板、地面潮湿、不能取暖的恶劣环境里做起研究。实验要从几吨的波西米亚送来的铀沥青矿渣中提取出所有的已知元素,直至剩下的几盎司物质,然后再从这剩余物质中提炼出他们那种非常宝贵的新元素。

8.“钋”与居里夫人心中的波兰

实验初期,是纯粹的体力劳动。尽管外面寒风刺骨,但是由于烟火的原因,所以提炼只能在室外进行。经过几年的极度疲劳与燃烧烟气的折磨,工作有了变化,从几吨铀沥青矿渣提炼出来的物质必须经过反复过滤才能除去别的元素,直到最后只剩下两种元素,一种是钋,另一种就是镭。

1898年,居里和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元素周期表的这些元素是谁发现了就由谁来命名,他们俩发现了这个元素,就把它命名为“钋”。那时的波兰早就被俄、奥、普所瓜分,连一寸土地也没有剩下。可是居里夫人永远记着自己是波兰人,虽然她身在法国,嫁给了法国人居里,也入了法国籍,还是法国的科学院院士,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钋”,是为了纪念波兰,她的祖国。

9.居里夫人与镭的顽固

对于他们日思夜盼的神秘放射性元素镭,居里夫妇认为距离实验成功为期不远了,只需要把这两种剩余物钋和镭分离。但是分离过程又一次遭遇了困难,从1889年9月12日至1900年7月16日,458次试验,钋镭分离无效。

三年半的钋镭分离试验让居里夫人的手受到灼伤。医生告诫居里夫人:“如果继续过量接触所研究的未知元素,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癌症性质。”皮埃尔知道后非常担心:“没有镭世界也存在到了现在,就算再过一百年还分离不出来镭又有什么关系呢?”。而居里夫人则分析说:“自从找过医生以后,我一直在想,这种新元素能破坏健康组织,那么它为什么不能破坏非健康的组织呢?它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甚至是癌症。它对人类的作用将无可限量。”于是居里夫人说服了丈夫,他们一起继续试验。

10.破棚屋里的镭光

虽然居里夫妇始终没有找到一次性把镭和钋分离开的方法,但他们却发现了一种每次极微量的把钋一点点分离掉的办法,结晶法。这也是这场持久战中最艰巨的一次战役,5677次结晶试验后,他们一起等待着镭诞生的时刻。然而,只有一小碟污迹。“怎么回事,它在哪,皮埃尔,我们的镭呢?我们整整干了四年,怎么会这样?”居里夫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皮埃尔,假如只是一个量的问题,假如镭的量跟我们所用的材料的量相比小的微乎其微,乃至于我们根本看不见,假如那片污迹,哪怕它微小的只有一口气,会不会那片污迹就是镭?”当二人再次匆匆赶回破棚屋实验室时,结晶碟的污迹在夜里发着美丽的光。居里夫人激动地握着皮埃尔的手说:“它在那儿,我们的镭。”

11.早逝的爱人

居里夫妇的发现震动了全世界。然而他们拒绝接受任何报酬,而是无偿的把他们的镭献给了世界。并且居里夫人继1903年同皮埃尔居里、贝克勒尔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于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巴黎大学已经决定送给居里博士和居里夫人一座新的实验室。然而就在举行正式的赠送仪式前夕,皮埃尔在给居里夫人买耳坠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当场去世。居里夫人悲痛万分。就在这不久前,她曾对皮埃尔居里博士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皮埃尔,你为我骄傲吗?我为你骄傲,有时候骄傲得简直无法控制。你是个伟大的人,皮埃尔,不是一般意义的伟大。我是指你的善良、温文尔雅和智慧。我爱你皮埃尔,那么深,以前没意识到,我是这么的感激你。我想说的就是这些,希望你永远都了解。”

12.为科学奋斗终生的居里夫人

化悲痛为力量的居里夫人决定继续皮埃尔居里的科学研究道路。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

还在学生时代,居里夫人就曾望着星空说到:“用你的手摘一颗星星。”我想她做到了。她就是科学银河中摘星的女人。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 《居里夫人》读后感400字7篇

★ 居里夫人读后感

★ 居里夫人800字读后感5篇

★ 关于居里夫人传读后感精选3篇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800字5篇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500字范文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600字范文

★ 《居里夫人传》关于读后感300字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3篇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范文200字

热门推荐
大家都在看
思念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唯美的经典句子

经典句子 2025-01-20

思念亲人的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工作中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关于安全的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蛇年唯美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时间过的快的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失恋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生活中的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关于春天健康的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失落的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关于春天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青春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人生优美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思念的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清明思念亲人的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关于成长的优美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关于悲伤的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唯美青春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关于爱心的优美语句

经典句子 2025-01-20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