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被编剧李樯的台词功底折服,他的台词不惊艳、不寡淡,恰到好处地还原了印象中萧红的形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1
作为一个天才女作家,萧红注定了要和张爱玲一起被谈论的。
张爱玲18岁的时候发表《我的天才梦》,对自己除了文学天赋外一无所有的人生进行了深刻反省,留下了大量的名言警句: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早早的意识到自己除了天才梦之外,有的只是天才的乖癖缺点,世人不会原谅她,所以她选择了避世隐居。晚年的张爱玲深居简出,连作品获奖,也没有去领,只是拍了一张照片寄过去,照片上有非常醒目的“金日成昨猝逝”字样。半年后,张爱玲收拾好自己的一切,躺在寓所的行军床上安静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
张爱玲真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她走完了贵族般气定神闲的一生。用后人亦舒的话来说:吃相好看。
上面的这些话是我在看完《黄金时代》之后领悟的。
因为萧红,实在有违一个文艺女青年的基本修养。她的一生,缺少自省和克制,只活了短短31年,却处处碰壁,吃相难看。
萧红短短的一生经历了4个男人,都以遇人不淑黯淡收场。第一个是陆哲舜——萧红的表哥,萧红和他私奔的时候他已结婚,很快他们就受不了没有经济来源的日子,各自回家。表哥回到老婆那里,大概没怎么受罪就被接纳,萧红却回到自己的未婚夫汪恩甲那里!只得到7个月的收留,最后挺着大肚子被遗弃在旅馆里,欠下巨额债务。这时候的萧红才20岁。
张爱玲当年错爱胡兰成,也是青春年少,不过24岁。张爱玲最后也被胡兰成抛弃,并且为他背负了骂名。但是,人们怜惜张爱玲,觉得她是“无瑕白玉遭泥污”,是胡兰成配不上张爱玲。因为张爱玲心高气傲,胡兰成是她从成千上万人中挑选出来的才子,他懂她,欣赏她,也给过她神仙眷侣般的日子,所以后来胡兰成落魄后,张爱玲还愿意接济他,而后优雅地转身离开。
萧红后来又遇萧军和端木蕻良,她总是饥不择食,飞蛾扑火,不愿意反省自己的人生,所以每段感情都是遇人不淑,草草收场,这也极大地消耗了她生命的能量,使她过早地凋谢。
电影《黄金时代》还有一个细节:萧红认识鲁迅后,经常到鲁迅家里去,有时候仅仅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一坐就是半天。鲁迅身体不好需要静养,许广平家务繁杂无暇招呼她,她就那样一个人在鲁迅家转悠,许广平心里不舒服又不好说什么。
这个细节,交待了萧红被人讨厌的根本原因。
你年轻,你有才华,你会写点东西,你长得还算漂亮,你就觉得别人帮助你是理所应当的吗?
许广平难道不曾是文艺女青年?为什么她在剧中忙着柴米油盐,忙碌得像个邻家大婶?今天的人们很尊敬许广平,因为感激她温暖了鲁迅人生中最后的十年,鲁迅死后她也一直寄钱给朱安。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女文青甘心为了鲁迅洗手作羹汤,系着围裙,择着菜,哄着孩子,放下了琴棋书画酒诗花,一心惦记柴米油盐酱醋茶。她的爱掷地有声,有如黄土般朴实厚重,是让人敬重的。
作为一个伪文青,我一直认同林语堂的一句话:“我看人行径,不看人文章”。在丰衣足食的年代,或者饥寒交迫的年代,我们写点文字,记录一段人生,暂时蝉蜕于浊世,更厉害一点的变成一个作家,以文字为生,但这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才能。世上有多种才能,会做饭,会养花,会弹琴,会下棋,会摄影……写字不过是其中一种,实在没必要抬得太高。无论是否愉悦大众,我们都有更要紧的事情去做,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不要变成他人的负累。
生活才是目的。一个人可能不会写文章、不会美术、不会音乐,这都不妨碍他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努力生活,克制反省,一样可以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底气,活得有滋有味。
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2
没注意到这个电影3个小时这么长,我在下班后的晚上,一个人静静地观看。看了两天才看完。这部电影是讲萧红的生平,一位颠沛流离的女作家,一位文青圈非常有名的女作家,但我其实并不怎么了解她。偶尔瞟过她写的小说的名字,叫做《呼兰河传》,一看就没有兴趣。所以,我并不是被电影的主题所吸引,而是被主演汤唯所吸引。
看过她演的《命中注定》,电影,也是一部小众电影,浪漫爱情轻喜剧,并没有什么过人的电影。但我喜欢她的自然的神情,可以很骄傲,也可以疯狂,可以很不知所措,仿佛她的表情没有界限,随心所欲。而且,我很喜欢她的眼睛,很有神,会说话。
所以,我去看了她主演的这部《黄金时代》。
说实话,这并不是我通常爱看的电影类型。
我喜欢的是轻松的、简单的、明快的电影。有深度的电影,我看不来。
但是,这部电影,拖沓、冗长、缓慢、深沉,色调灰暗,人物命运悲惨。我竟然能够平静地看完,并且看得如痴如醉。这不可思议。
我很喜欢电影里,汤唯为萧红配的音,一字一句,清晰分明,不缓不急。想起有一次,一人写信说我的声音是清凉的。可我觉得,她的声音能够给我那种清凉的感觉。就像一脉清泉,徐徐流淌,不论环境如何变换,它依然是那样,总也不变。以亘古不变的姿态,穿越过时间的河流,敲击人心。
这也不太像一部电影,像一部纪录片,夹杂着小片段,夹杂着作家们断续的回忆。它常常从人物的生活片段,插入到某作家多年后的口述回忆,又从某些文字里穿越回到人物的生活,从人物的笔下穿越到另一段时光。颠来倒去,就像我们也常常通过影像、文字,穿越到不同世界、不同时刻去生活一样。
通过影片,我了解到了一些萧红写下的文句,真的是清新自然,毫不矫饰,让人读着很舒畅,很亲切。以一种缓缓的调子,让你步入她营造的世界里。
但是,影片并不主讲她创作的事,而是主讲她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知道是悲是喜的短暂人生。31岁的人生,何其短暂,然而,她却经历了那么多波澜壮阔——在人看来,可能主要是悲苦。但是在一段悲苦结束的时候,该是会用一点快乐来终结它,才算是一段的结束吧。就算那不是快乐,仅仅是平淡,在她一生悲苦的基调里,已经算是巨大的幸福了吧。所以,我还是称之为波澜壮阔。
她怀孕过两次,每一个孩子都是上一段爱情,或者男人的结束。那两个孩子的结局,就像她爱情的结局一样。第一个不知所踪,第二个冰冷死去。她的第三个男人,这次并没有孩子,而是她用自己的死来宣告了爱情的结束。
我也不知道,那些男人是不是爱她的。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看上去是那么温暖,体贴。但另外一些时候,又显得那么冷漠和残酷。
第一个,汪恩甲,在她年少无依,流浪落魄的时候接济了她,然而却在某一天悄然离去,留下她身欠巨款,身陷囹圄——欠了酒店的巨款,酒店把她关起来,准备等孩子出生后,再卖出去。
第二个,萧军,在她最苦最难的时候,爱上了她,给了她巨大的生活下去的希望,像灰暗生活中的一束阳光,他们都没有钱,一起住过没有被子的旅馆,那是在冬天的哈尔滨,外面是零下二十几度的温度,没法知道他们是怎样熬过来的,然而生活永远会给人机会,随着萧军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他们的生活逐渐改善起来,两个人小说方面的才华,也使他们慢慢地都有了名气。他们好像在一起很多年,但应该又不久,不过他们经历了很多,从萧红被关在旅馆里,两人为六百块巨款发愁,到逃出来后第一次拿到家教的钱到地摊下馆子,到结识鲁迅先生,再到后来慢慢生活舒适,再到萧军结识了年轻的程女士,到萧红去日本散心,萧军又和另一女士纠缠,萧红被接回来,两人一起在临沂生活,直到抗战爆发,萧红要搬到西安专心写作,而萧军决定留下游击,两人就此各自别过,分道扬镳。但在火车上分离时,又分明那么难舍。等他们再次在西安见面时,就是他们永远分手的时候。
第三个,端木,软弱而懦弱的男子——萧红这么说过他,在萧军和她分手,她怀着萧军孩子的时候,依然决定和她在一起,在她生病卧床的时候,为她削苹果,用嘴帮她吸脓血。看到这一画面的时候,其实我是恶心的。但又觉得这好像也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不过,在逃去重庆的时候,他用了唯一的船票先走。在香港沦陷的时候,他也把钱塞到萧红枕头底下,准备离开。这些又让我迷惑。可能,他也是爱她的,只是更爱自己。而萧军,爱她,奋不顾身,但他的爱也并不唯一。汪恩甲,故事太短,我看不出来,写不出来,也许只是年轻软弱,难以承担,但是应该也爱过,不然为什么会在最开始接纳那个曾经背叛过自己的未婚妻。
所以,我也不知道萧红的一生,是喜是悲。她永远都能遇到爱她的人,但那个人又不是永远,她不是他们的全世界。
不过,我看到萧红身上,那种沉默寡言背后的坚强,生命的力量,不屈。每个时刻,看上去那么无望,生无可恋的时候,她从没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认为生活中还有那么一点东西让她眷恋,我能看到她眼睛里那种生命之光。她挺着肚子,抽着烟,看见从楼下经过的小渔船,大声跟渔夫说:我是个孕妇,求您救救我。那么理直气壮。然后从二层高的小楼,沿着外墙的广告牌的铁杆攀援跳下。她挺着肚子,左右手各提一个大箱子,艰难又坚定地蹒跚前行,在看到船要开走的时候,努力跑了那么几步,却又在码头的木栈道跌倒了,她挺着肚子爬不起来。但我没有看到她流泪、号啕、绝望,她就那么静静地躺着,躺着,等着有人经过的时候,大声跟他说:你好,我是个孕妇,跌倒了爬不起来,您能帮帮我吗。她那时候很开心,终于有人来了,她依旧那么理直气壮,毫不委屈。
我挺喜欢她的,电影里的她。就远远这样看着的时候。
在现实生活中,我恐怕还是难以接受这样的朋友吧。执拗,太敢作敢为,离经叛道。
好在,我可以只喜欢电影里和文字里的她。就是这么任性。
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3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许鞍华导演的关于女作家萧红的《黄金时代》是今年最被期待的电影,就借“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说点和这部电影有关的或无关的。
先说一个略微残酷的事实,“国际妇女节”指的是共产国际,是19____年8月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由共产国际的德国领导提出的建议,并最终确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所以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庆祝这个节日。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女性朋友的,就不要问人家放不放假,过不过节了哈,她们大概得上班。
言归正传,黄金时代。电影之所以最终命名《黄金时代》,源自萧红写给萧军信中的一句话“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折射了1930年代民气开放、自我意识觉醒,百舸争流的年代,那是萧红这样的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也是追求自我的女性的黄金时代。
萧红,一个民国女子,经历了逃婚、未婚先孕、生子后被弃、母子分离、幼子夭亡、颠沛流离、与四个男人发生情感纠葛,这还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真正贯穿她生命的主旋律——是以写作为武器,唤醒更多人的自我觉醒意识。她一生如同动荡尘埃,从未停歇,直到最终客死异乡,她几乎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不敢想象的所有事情。她的文字、她的感情生活和她坎坷的命运,本身就比一部电影还要精彩跌宕。王安忆曾说,有故事有才华的女人很多,萧红之所以能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把自己的热情转化为更巨大的东西,去影响其他人。
萧红骨子里有东北女人的热烈,她和张爱玲都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都忠于自我。北国冰雪中长大的萧红活得炙热投入,燃烧自己,心怀天下;而上海风骨的张爱玲活得冷峻淡然,永远冷眼旁观,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气度,只活自己的。
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4
影片末尾,骆宾基嚼着糖果,看影片的我恰好也嚼了一颗奶糖——是无心的巧合。可,瞬间让我感到,似乎他在冲淡萧红逝去的哀伤,我在咀嚼萧红一生的滋味。我嚼着嚼着,发现我是羡慕她的一生的。
原谅我先说些影片之外的事情。学生孤陋寡闻,看到这部影片才知道曾经有那样一个年代,由此不禁让我怀疑现在所处的时代,谁能不分物质和精神的回答我一下,现在我们的状态,究竟称得上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暂且将这个问题的无解归咎于十年的战乱吧......
平复一下心情,说回电影。我很喜欢电影中的叙事方式,整部影片虽然看起来很散,但是始终让人感觉像是谁家烹饪了美馔,一缕香气贯穿始终,而这食材竟是萧红短短的黄金岁月;也像点了一根熏香,一缕味道从影片开头缠缠绕绕,一直到影片结尾,而香炉内燃的也是萧红31年的黄金时代。
看完影片后我心里一直反复问自己:萧红的一生惨吗?如果我是萧红死后空中一缕没有散去的魂,一直停留在那里,反复看自己30年短短的一生的话,我是满意的。而且作为我自己,我是羡慕的。我羡慕她请大家吃冰时,不用找零时的气魄,相比要为生计所烦恼,计划着剩下的钱怎样度日,这么的随遇而安是多么畅快的一件事啊,当时内心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腌臜。入世的想法或者俗世的想法在这种生活心态面前是多么的自卑不堪!
我羡慕他们的爱情思想,丁玲的出现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近有一步的了解,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开头提出那样的疑问。原来人的思想早就开化过的甚至比现在还要开化的,可是我们却又足足牺牲了几代人,几十年,才又达到今天的时代。我曾经感觉到的时代进步,我曾经感觉到的思想提高自由解放,难道从来都不是进步吗?我把这样的疑惑说给了我妈,我妈说就像时装流行一样,兜兜转转我们又觉得几十年前的衣服好看了。面对历史,某种意义上我们好像不是在前进,某些方面我们也好像不是历史学家所说的螺旋式上升。
萧红的一生短吗?在我心中是不短的。如果我活到90岁,我是会羡慕她的,如果萧红活到90岁,她也会羡慕只活到30岁的自己的。30岁,像一朵刚绽放完成的玫瑰,你还看不出它在流失水分,它就彻底消失在了你的面前,给你留下的全是她美好的样子。如若没那么干脆,凋落的花瓣,残枯的枝叶,都是要给人添麻烦的。
影片中鲁迅说,对于幸福,人们只能回首过去,或者看向只有死亡坟墓的未来,他也诘问,我们为什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今之视昔,犹如后之视今,年年岁岁,虽时代流转,但烦恼相同,我们都困惑于生命之意义,抱怨生活之艰辛,有时候慨叹活着的虚无却又充满着对活的渴望。
复杂又矛盾,人是这样,萧红的一生也是这样。
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5
《黄金时代》这部电影讲述了作家萧红悲惨的一生。以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讲述完了她的一生,让世人了解了萧红。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历史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沉浸在他们的悲欢离合中,让我深有所感。
萧红出生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地主家庭中。在这个家里,萧红感觉不到爱,唯有祖父十分疼爱她。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萧红的祖父并没有因为她是女流而怠慢她的学习,亲自为她讲解文化知识。正因如此,萧红才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可好景不长,一九二九年,萧红的祖父去世,她第一次饮了酒。那年,她刚十八岁。
随后,萧红举家迁往她的老家。萧红不久后又和表哥私奔。后来又投靠她的未婚夫,在一家旅馆内产下一子,送人不久后死亡。而她的未婚夫也不见了踪影。
后来,萧红的才华横溢,让一家报社的人慕名而来,而他的第一个丈夫萧军,也因她的才华而与她在一起。但萧军的心眼却很小,在一次聚会中,几个朋友夸赞萧红天赋极高,连萧军都有所不如时,顿时让他妒心大起,从此便和萧红日渐疏远。当意识到之后,萧红问他:“如果我没有你所期待的才华你还会喜欢我吗?”他回答说:“怎么会呢?”虽然嫉贤妒能乃人性之常情,但如萧军这般妒到自己妻子身上的,说实话我第一次见。
而萧红的才华也同样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青睐,鲁迅先生曾多次邀“二萧”到家中做客。他们间的关系可谓亦师亦友。
萧红在与第二个丈夫端木蕻良在一起后,产下了他与萧军的孩子。在这之后不久,便染上了肺结核,在重庆辗转多家医院后去世,享年31岁。
尽管萧红的一生是悲惨的,但她的作品会像星辰一般,发出耀眼的光辉,永远被世人铭记。
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相关文章:
★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后感600字范文
★ 2021电影建军大业的观后感范文五篇
★ 《生死场》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 电影叶问3观后感怎么写范文
★ 机器人总动员观后感作文3篇1000字
★ 幽灵公主电影观后感范文
★ 爱乐之城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 最新爱乐之城观后感800字范文
★ 国家荣光精彩观后感作文五篇
★ 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5篇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经典句子 2025-01-1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