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孙俪主演的《安家》热播,介绍了孙俪主演的房似锦作为一名房地产中介,因为出色的专业素养,销售业绩突出,被安家天下房地产中介公司总部调任一直业绩下滑的静宜门店担任店长一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家》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安家》观后感【篇1】
孙俪扮演的房似锦“空降”安家天下静宜店的主要目的便是顶替徐文昌。可总部为何不直接辞掉他,而是选择派房似锦过去逐渐的取代他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并非翟副总没有这个权利,而是他有所顾忌。
虽然徐姑姑只是安家天下一个小小的店长,但他卖房本领却是多数专业人士都遥不可及的,尤其是在买卖老洋房方面,他更是专家级别的人物。而翟副总没有直接辞掉他便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不愿意让这样的人才流失,却又不想看到这个曾经的老同学慢慢地被公司发掘。于是他便派出了手中最得力的干将——房似锦前去偷学手艺。不过老洋房的价格究竟有多高,以至于可以引起安家天下副总裁的恐慌呢?
老洋房顾名思义,它是解放前的一种别墅,三面或者四面临空,有着极其精致的外表。虽然比起那些现代别墅,它的色彩有些暗淡,但是在一些收藏家和老一辈的眼中,它却是一种远远凌驾于金钱之上的情怀。而它的价格也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的高档别墅,可见其价值之高。不过一套老洋房的价格究竟有多少呢?
这一点在后来的剧情中是有提到过的:徐姑姑的发小——小俊出售的老洋房价值高达1.5个亿。只不过面对这样惊人的房价,小俊却丝毫笑不起来。因为之前被小俊爷爷好心收留的太表姑奶奶一家听到这个金额后,竟反咬恩人一口,张嘴便要五千万元的赔偿款。由此可见老洋房价值高达1.5个亿并非是危言耸听。只是比起小俊的太表姑奶奶一家的忘恩负义,这天价的老洋房却又显得不那么惊人了。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徐文昌为何又会把这门技术传给房似锦呢?要知道,徐文昌在之前已经猜到房似锦到来的目的是替代他。
其实徐文昌并不惧怕自己被替代,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能力。即便离开了安家天下,靠着徐文昌的人缘以及他的技术,他依然可以混得风生水起,所以他并不在意房似锦的此行的目的。除此之外房似锦的正直,善良的内心也是其获得徐姑姑认可的原因之一。虽然房似锦在卖房时并不会考虑客户多年后的情况,但她却会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伸出自己的双手。可能她做事不像徐姑姑那样严谨,但她在日常生活中的热心肠却也难得。
另一方面是房似锦的天赋被徐文昌所看重。从前几年那个初到上海的乡下妹,到如今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房店长,房似锦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可见其天赋之高和努力之深。而卖老洋房这项业务之所以很少有人能做,也是因为此业务过于复杂,对销售者的素质以及天赋要求较高。因此徐文昌才选择了收“卧底”房似锦为徒,而非行业老手谢亭丰。
最后房似锦和徐文昌的缘分也是他们能成为师徒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他们没有缘分的铺垫,那么徐文昌估计也不会那么快就决定收房似锦为徒。不过相信未来的房似锦一定会揭开翟云霄的黑暗面纱,留住阳光善良的徐姑姑。
《安家》观后感【篇2】
都市剧《安家》已经上线近两周的时间。凭借着孙俪、罗晋等优秀演员的号召力,一大批剧迷早在此剧还未上映的时候,就对此剧颇为关注。然而在此剧开播之后,质疑声始终不断。很多网友都认为,这部改编作品,并没有拍出原作《卖房子的女人》的精髓。
老实说《卖房子的女人》虽然精彩,但其中却带有浓郁的日式文化,如果真的将原作的故事情节、叙事风格照搬过来,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毕竟不是所有的中国观众,都喜欢日式的故事风格。而《安家》这种将原作故事打碎,结合本土的风土人情,重新揉捏出来新剧,更容易受到国内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作为一部聚焦房产中介行业的电视剧,剧中最常见的故事情节,就是关于房屋买卖的剧情。而正是这一部分剧情,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认可和共情,其中涉及的很多案例,也都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迹可循。远了不说,单是那个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能够有所提升的母亲,选择转学搬家的故事情节,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是时有发生的。而如此贴近生活的剧情,又怎么能够让观众不感兴趣呢?
虽然说房似锦、徐文昌等人,煞费苦心地帮助孩子转学,其实只是为了能够让店里的人,顺利卖掉手中的房子,而故意为孩子母亲设的局。但结果毕竟是好的,孩子顺利进入了更适合的学校,九八五也成功拿到了职业生涯的首单业绩。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属于那种皆大欢喜式的。比如在近期的剧情中,卖老洋房那段戏,就让很过观众气愤不已。
剧中的徐文昌,虽然是一个佛系的店长,但是其本人的业务能力,却是非常突出的,这其中尤以与老洋房相关的买卖业务最为突出。甚至于很多想要买卖老洋房的人,会奔着徐文昌在这个领域的名声慕名而来,为静宜店增添了很多业绩。而这一次,想要卖掉龚家花园的龚先生,就是因为打听到了徐文昌在业内的名声,才会选择将这单生意交给静宜店做。
尽管这单生意的实际执行者,是刚刚向徐文昌拜师成功,想要学习老洋房业务的房似锦,但是有徐文昌在幕后坐镇指挥,基本不会出现任何的差池。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次的问题并没有出在房似锦身上,而是与龚先生的家人有关。就在房似锦带着有意向的买主看房的时候,却突然从龚家花园里冒出来七个人,将所有看房的客人都给你撵走了。而在后续剧情中,当这七个人的身份揭晓之后,更是让人气愤不已。
原来这七个人,都是龚先生的远方亲戚。当年龚先生的太爷爷,因为可怜远方亲戚中的太表姑奶奶,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不容易,才收留了他们,并且在院中为他们盖了一间平房。几十年过去了,原本大家都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当太表姑奶奶听闻龚先生想要卖房,竟然领着一大家子的七口人,回到了原来的平房,向龚先生狮子大开口索要搬家费。并且这个搬家费,竟然占全部房价的三分之一。原本是好心善举,竟然在几十年后成了坏事,这样的故事,怎么能够让人不气愤呢?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龚先生的太爷爷,收留太表姑奶奶一家,不仅分文不取还给盖了房子。现如今太表姑奶奶的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并且生活的非常富足。而这一家子人,竟然在龚先生陷入困境的时候,反过来落井下石,还想要分到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龚家祖产。难道他们忘记自己如今的生活,都是怎么得来的吗?
剧中的情节虽然让人气愤,但从侧面来讲,能够让观众有感而发的剧情,也算是戳中了观众的痛点了。在现实生活当中,谁又没遇见过一两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呢?老洋房这段戏,映射出来的道理,值得大家深思。想来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并不是一句空谈呢。
《安家》观后感【篇3】
距离上一部作品《影》又是两年,孙俪新剧《安家》终于上线。
开刷之前无意看到一些差评,依然是对国产行业剧的惯常吐槽,失真。
也有说孙俪跌下神坛的,嘲她这么多年都在吃“娘娘”的老本。
带着这样的评价开刷,难免带了一些审慎的态度。
但是一口气看到16集,我个人的观剧体验是,有瑕疵但看得很过瘾。
瑕疵在于,时间上的嵌套过于紧密,有些情节没有给一个合理时间差的交代。
但整体来说,《安家》剧情紧凑,节奏流畅,演员们的表演和制作上的用心也在水准之上。
关键是,我愿意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
同时我会告诉我的朋友,目前豆瓣上有将近4万人,打出了6.2的分数,但我个人给了四星半,当然,因为不能打四颗半星,我给了四颗。
讲讲我的理由。
《安家》原名《卖房子的人》,改编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
女主遵从了“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这一强设定。
但是在剧情走向和卖房案例上,编剧六六都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这源于她在创作时,用几个月的时间蹲点采访了北京、上海、安徽、武汉等地的中介得来的大量实例。
而主演孙俪在开机之前,也一样做足准备,除了跟编剧六六沟通与戏相关的细节,还跟随六六去见原型人物,观察她的生活细节,并借来人家的旧鞋子、计算器、名片夹等私人物品,模仿人家的工作习惯。
讲实话,我听过很多“销售发家”的精彩小故事。
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年轻短时间内靠着“狼性”迅速积累财富。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只是没有发生在你我身上而已。
但是这样的人,到底应该怎么样呢?
可能就是房似锦这样的。
女主房似锦(孙俪饰)是有名的房产中介安家天下的金牌房产中介员。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这句职场狼性标准用语是她的座右铭。
具体到房似锦“这个”人
房似锦来到店里的第一天,就被女下属吐槽全身都是“大路货”
她“敢”租没人租的“凶宅”,生活里只有工作。
她在不熟的同事面前高冷无情,在客户面前立马切换春风化雨模式。
她每天都吃两份早餐,吃饭速度超快。
除去体能的超量消耗,还来自于原生家庭给她造成的“饿”
樊胜美跟苏明玉在前,原生家庭的后劲很大。
但近几年对原生家庭的频频提及,让观众对这个词产生了疲劳感。
这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点改编。
原著里,女主角从事卖房这一职业的原动力,来自于“我喜欢”
而《安家》里的房似锦,她一样的有能力,一样的专业。
但是她的从业之路,却开始的很有些悲壮。
房似锦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跟房屋中介的男主角的偶然相遇, 受其恩惠后,开始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
而努力在卖房子这个职位上做出成绩的动力则是因为,钱。
她要赚钱自强,要摆脱吸血鬼一样的原生家庭,要赚钱获得安全感。
说实在的,我宁愿看到的是,“我就是喜欢钱。”
但是,论表演,孙俪绝对在原版之上。
原剧里的女主角,采用瞪眼尖叫式浮夸表演。
大部分观众对日韩剧自带滤镜的原因,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孙俪的表演显然要自然贴切的多。
比如,房似锦的走路姿势,大开大合,快速有力,这绝对是属于房似锦的步伐。
房似锦出门总是带着一把伞,备着水,随时准备为客户服务,自己却常常被晒得面容红肿。
被抱怨,被嘲讽,被看不起,被骂,甚至被当面甩耳光,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这是房似锦和她的同事,以及无数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
遇到没素质或刻意刁难的客户。
无论是老油条谢亭丰的巧妙应对,还是新手985累到摊倒,气到想哭。
这都是这个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比如房似锦服务一对老年夫妇。
跟房似锦交易的其实是这对老客户的儿子。
儿子给父母买房,但全权拜托给中介。
房似锦每天带着二老看房选房。
太阳晒着,房似锦帮着打伞,拿东西,说话轻声细语地伺候着。
老头要喝热水,房似锦大热天跑去买,以最快的速度买回来拿到老两口手里,却还是遭到抱怨。
跟老两口坐一个车,房似锦接二老下车,被走下车的老人拍门夹到手,只是按着手忍疼的功夫就被抱怨磨蹭。
最终这单还是做成了。
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意外吗?这又很“人间真实”。
《安家》观后感【篇4】
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的《安家》在网上引起了大规模讨论,上次引发如此大规模讨论的电视剧,似乎还是去年的《都挺好》,但与后者不同的是,作为一部以职场故事为主题的都市剧,《安家》获得的评价呈两极化,在一些网友打分的平台上,《安家》得分刚及格。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多吐槽《安家》剧情和职场情节设置悬浮的是普通观众,而在网上以房产中介身份留言的观众,对剧中的职场戏还是大致认可的。对于质疑声,编剧六六回应说,剧中所有剧情都是以她采访到的真实案例为基础写作出来的,有观众认为剧中有些卖房剧情难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其实是因为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有一两次买房卖房的经历。
随着剧情的徐徐展开,观众看到的《安家》没有像大多数都市剧一样,将镜头聚焦在大都市“高大上”的鲜衣怒马,而是将笔墨留给了兢兢业业不息拼搏的“小人物”,细节交织呈现的喜怒哀乐,已足够牵动人心。
随着《安家》中店长之一的“徐姑姑”开始接待老洋房客户,剧情至此可以说是渐入佳境。大多数职业剧的故事脉络大都会从初级简单的行业内容,一步步进阶到复杂高端的职业范畴,中间再伴随着人物的经历与成长。
《安家》所秉承的也是这个路线,房似锦虽是“空降”店长,但无论经历还是阅历,与徐姑姑相比都算是“菜鸟”级别。因此,在门店的工作中,房似锦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业务能力,力图最终可以摸到行业的天花板——即卖出一套“全上海买家仅200多人,但开张可以吃3年”的老洋房。
不少网友吐槽说,这部剧中很多内容太过浮夸:比如作为店长的徐姑姑无欲无求,放着中介费却不赚。但也会有从事房产中介的网友回应,在行业内确实有这样的从业人员,房似锦和徐姑姑是两种风格比较极端的从业人员代表,由于成交价格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多样,这个行业本身就带有外人难以理解的“魔幻色彩”。
就人物设置而言,房似锦与徐姑姑两个主角的设置来自于业内多个店长经历的总和,两个处事风格迥异的人,放在一起自然会产生不一般的火花。用剧中人物的自我评价,房似锦是外方内圆,徐姑姑是外圆内方,一个是为了在大城市立足,可以不惜代价和手段,一个是为了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总在极力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剧中两位店长亦敌亦友的关系让不少观众欲罢不能,社交媒体上,有人甚至开始做出“是否希望两人产生感情火花”的调查。
评价一部职场剧好坏的时候,大部分人给出的简单标准是:像不像。从《安家》来看,不论是房似锦和徐姑姑,还是王子健、985、楼山关和谢亭丰等,他们身上,都有我们见过的职业中介的气息:小到一瓶给客户准备的高规格矿泉水,大到永远对客户的召唤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这些都反映出房产中介以卖房提成为根本的行业最大需求。门店里、生活中,他们每天的对话主要内容也围绕着客户、房子、中间遇到的问题和从业的种种心得展开,让观众不自觉地与他们一起经历着卖房子的故事。
剧中几位卖房子的配角人物各有各的精彩和梦想,在上海打拼的“985”和楼山关,一边卖着别人的房子,一边在圆着自己的买房梦,在这中间,他们要学习化解和体谅客户的各种刁难和要求:电话打多了要被投诉骚扰,打少了被说不负责任;房主在地球的另一端,就要适应对方时差半夜工作;客户说看房,随时随地待命出发。诸如此类,《安家》中通过一个个我们已经常见的细节的编织,洒满了从业人员的喜怒哀乐,这部剧里的人物,是生活在合租房、地下室,在街边吃早餐,在便利店消费还要精打细算的普通人,他们所作所为的动力,就是实现在大都市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的梦想,在帮助别人安家的同时,他们自己对安家同样充满了渴望。不动声色地写实记录这些人为了梦想的点滴付出,正是这部剧的动人所在。
《安家》观后感【篇5】
前不久《安家》这部剧开播了,这一部剧的是由日剧《卖房子的女人》改编而成的,它讲述的是房产中介房似锦卖房子的过程中遇见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她与原店长徐文昌见证了客户的点点滴滴。
这部剧自上映热播以来,有的人叫好,但也有的人觉得剧情有些悬浮,因而在豆瓣评分上,《安家》也不过才迈入及格的分数线。改编一部剧,很少能有成功的电视电影,比起《卖房子的女人》,安家似乎输了一筹。
《安家》这一部剧由孙俪主演的房产中介店长。一身西的房似锦,看上去非常的干练,在第一次卖房的时候,她把10年卖不出去的跑道房成功的改造成另一个怀有二胎的高知家庭所喜欢的样式。更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成功地说服了客户买下这套房。
《安家》在服务上参加对于房产中介的细节描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各种给客户推房源,面临客户的刁难,还要持之于微笑。甚至房似锦撬走了王自健跟了半年的单,都是现实的体现。
然而就这样,充满着强势的房似锦,却照样面临着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痛苦。
“100万什么时候到账?要么你把钱给我汇到账上,要么下周上海见。”房似锦的妈妈一张口,看炸了不少的网友。
这种把女儿当成仇人,像吸血鬼一样拼命吸食着女儿,一路打拼下来的积蓄的妈妈。这是众多国产剧里经常发生的一幕,《欢乐颂》樊胜美,《安家》里的房似锦,多么熟悉的配方。重男轻女的社会问题,能在电视剧一幕又一幕的展现,引发的广大关注,可见,在中国这样的原生家庭有不少。
背负着原生家庭痛苦的房似锦,她是不受欢迎的第4个女儿,一出生就差点被妈妈塞到井里淹死,还好爷爷将她抱养,在上学时候,家里人更是以没钱的理由拒绝了她读书。
别人跑步是健身,房似锦是为了活命。从小到大,从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甚至被姐姐们欺负,成年后,赚钱还要面临着被父母吸血。似乎每一个坚强的女性里,都有一个原生的家庭。小时不疼爱,长大还一次又一次地要钱,贪婪无厌的索取着女儿。
如果拿不到钱,绝大多数的原生家庭都以媒体曝光等形式用社会的舆论指责女儿。最好闹到女儿待不下去,闹到女儿没面子,才甘心。
这究竟是上辈子欠了多少的债,今生才得以有这么个家。
在《我的真朋友》中的店长也是一位生在原生家庭里的孩子,小小年纪她就出去闯荡。
“你说你们供我上大学,学费是你们出的吗?我学费是我寒暑假,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家里盖房子,张口就跟我要20万,那时候,我刚来上海没多久,你们想过那20万,我是怎凑出来的?”
店长言语间失声裂肺的委屈,但是,打不动一个原生家庭的父母,对他们而言,不会关系你过得如何,只会一味的索取,像狗皮膏药一样,想甩都甩不掉。
《都挺好》里苏明玉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我就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想逃都逃不掉。”人是一个有感情的生物,即使说明与母亲断绝了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后,苏明玉在母亲去世的那会,还是为母亲买墓地,之后也照看着她的父亲。
同样《安家》里的房似锦,明知道她母亲的狮子大开口,一声又一声的一百万的逼迫,却照样未曾与母亲断绝来往。
海灵格有过这样一个描述:“孩子们的爱是无限的,通过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联络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或许在房似锦心中明白,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是无尽的索取,然而谁又会下得了狠心抛弃剪不断的血缘呢?
或许是断不开的血缘,对父母有所期许,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无理取闹的时候,终究像母亲妥协。
近年来 国产剧似乎喜欢上了原生家庭,每次碰上这样的剧情,看的观众如鲠在喉,却又引起人的共鸣。在当今社会上特别在历史中,重男轻女的家庭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即便是如今的男女平等的社会,依旧难得以解决。
有人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然而,在原生家庭里就是存在这样不是的父母。
《欢乐颂》的樊胜美,也是逃不出原生家庭的女孩。有次樊胜美每一脸哽咽着对着电话里借钱的母亲说,“我都30岁的人了,一分存款都没有,每个月还得借钱往家里汇,我有一个好哥哥,一个隔三差五给我了,过的好哥哥,你让我找谁呀?我怎么找谁愿意找我这样的?”
但电话那头的妈妈,即使听到女儿哽咽地哭诉,却依旧掀不起她内心的波澜,要知道一心只为了钱。恨不得女儿卖血偿还她养育之恩的母亲,她只要拿到钱,才不管,你钱从何而来。
像这样原生的家庭,榨干女儿的家庭,是为了什么?为了是给自己儿子买房。他们倾尽了对儿子的爱,却吝啬给女儿一份的关怀。“你弟弟娶不上媳妇,我抱不上孙子,这是最大的丢人。”这是曾慧敏爸爸说的。他把女儿的牺牲当成了理所应当,在这个社会中,这样的原生家庭还是有的。
“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不喜欢你没什么理由,就是由于你并不是男孩子。它以作品的形式把两者间的矛盾血淋淋地撕开,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没有遮羞布的掩盖,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
社会上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原生家庭带给的童年或许尽是无尽的苛责,生在这样家庭的女孩,要学会坚强,成熟理智地面对这个家庭。学会多爱自己一点,或许这样是对自己的保护。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经典句子 2024-12-26
全部分类